布达佩斯大饭店是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的第八部电影长片,该电影由他自编自导,,拉尔夫·费因斯、托尼·雷沃罗利、西尔莎·罗南、蒂尔达·斯文顿、阿德里安·布洛迪、裘德·洛、欧文·威尔逊、马修·阿马立克、蕾雅·赛杜、哈威·凯特尔、汤姆·威尔金森、詹森·舒瓦兹曼等主演,对于我来说能把片子里的演员认全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能一遍就这么看过去了,然而你发现你什么都没吸收,一直在执着于辨认各种露脸的大咖了。另外的一小部分时间用来纠结于强迫症导演哪个镜头没有对称。
安德森不是欧洲人却拍了一个欧洲人的片子,他说“我没有他们的愤世嫉俗,因为我未曾经历过这些人经历的东西”。《布达佩斯大饭店》是安德森根据自己和雨果·吉尼斯的一个故事编写的,讲述的是一个欧洲著名大饭店看门人的传奇,以及他和一个后来成为他最信任门生的年轻雇员之间友谊的故事。荒谬搞笑激萌,转眼间又是沧海沧田。
奥地利有个作家叫做茨威格,初提他的名字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作品却是连续掀起过好几次茨威格热。《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被高尔基称作“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家庭女教师》开启“链条小说”;《世界建筑师》,讲述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三大师,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三斗士,卡萨诺瓦、斯汤达、托尔斯泰三作家的生平,受到到评论界的广泛看重,为其赢得世界性的赞誉。不得不提的是最后他的自传《昨天的世界》,这里记录了欧洲被纳粹蹂躏之前的状况。而正是这部小说成了安德森这部片子的灵感来源。安德森深深着迷于茨威格对人物的心理洞察以及精致的构造手法。他说,“它们绝不是老式的故事。它们是后弗洛伊德式的。而作者真的认识弗洛伊德。”
同《月升王国》一样是灿烂的色彩,滑稽的任务,略微荒诞不经的故事。只不过这一次,舞台移到了饱经世事的小国Zubrowka Republic,虽然没有确定的地点,不过酒店的名字已经说明了一切:中欧的地点,也是两次世界大战双方阵营冲击最剧烈的地方,来回变换的阵营,不同人物在饭店粉墨登场,影片的画面比例也对应着三个不同的时期:现代1.85:1,好莱坞经典时期近正方以及旧时代的宽荧幕2.35:1。整个饭店就是以一种微缩模型的展示手法来近似强迫症的呈现在大家眼前。
电影从头到尾都彰显着韦斯•安德森的独具一格。安德森有一项很了不起的能力,那就是擅长使用夸张、轻快和浪漫的手法来诠释影片背后沉重的主题,相比起残酷、乏味及灰色的现实,安德森的电影无疑是一个个温暖、精彩而又绚丽多彩的梦。有人说这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的童话故事,风格强烈、诙谐有趣,所以不容错过。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但是要一个人理解善良、谦逊、温和等等精神的力量,比让一个人理解暴力、权术等物质上的力量的时间周期要长得多。我不敢保证在面对古斯塔夫先生在火车上两次遇到的那种难题的时候是否也能挺身而出,但是我希望我能做到,我也会尽力成为那样的人。
不知道安德森是不是受奥国文学特点的影响,这其中的代表着就是茨威格和卡夫卡,二者语言风格上都是平实又不失庄重,叙事结构也都非常紧密,这两点整部片子体现的淋漓尽致。我把这姑且比喻为包裹着粉红色蜜糖的黑色幽默,却又在结尾轻描淡写地就让人唏嘘惆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六次奥斯卡提名获得者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Alexandre Desplat)为本片谱写了最不同寻常的配乐——其中一段完全没有使用任何传统交响乐器。相反,他引入了一系列的欧洲中部乐器,其中包括俄罗斯三角琴与匈牙利扬琴,后者是一种打击弦乐,常见于东欧吉普赛音乐中。他为最后录音特地请来了达50人的三角琴乐团。
该片也获得了第64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有想感受众多大咖的精湛演技,找个逗乐又有意义的片子的童鞋,可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