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不说透,凡事要给自己留余地


在职场和生活中为人处世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但同时也不能看到什么都和盘托出,不给对方留余地。有时要学会做一只“闷嘴葫芦”,表现出应有的大度和低调,切不可抓到别人的短处和不足就咄咄逼人,甚至一定要在大众面前,分出一个青红皂白。这样凡事都要追究到底,口无遮拦地说出心中所想的人,也并非明智之人,因为他在很多时候往往会破坏原本融洽的氛围,也会给彼此的交往留下深深的伤痕。

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张教授遇见了一位文艺评论家。互通姓名后,

张教授对这位文艺评论家拱起手说道:“久仰久仰,早就知道您对

星宿很有研究,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天文学家。”评论家一听,犹如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半天没有反应过来,以为是张教授认错了人,赶忙解释

道:“张教授,您可真会开玩笑,我是搞文艺评论的,从

来都没有研究过什么天文现象。您是不是弄错了?”张教

授一本正经地答道:“我怎么是跟您开玩笑呢?!在您发

表的文章里,我经常会看到您不断发现了什么‘著名歌

星’‘舞台新星’‘歌坛巨星’‘文坛明星’等众多的星

宿,想来您一定是一位非凡的天文学家。”张教授的一番

冷嘲热讽弄得这位评论家尴尬不已,不知该说什么好,

只是稍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其实,张教授想试图用幽默的语言,批评这个胡吹乱捧,不负责任的“评论家”。但张教授的所谓幽默却饱含了讥讽,过于尖锐,看似诙谐幽默,实则尖酸刻薄。他的奚落与嘲笑大大伤害了这位文艺评论家的自尊和颜面,表现出一种对对方人格的蔑视和不尊重,这已经大大超出了忠言逆耳的范畴。试想一下,这位文艺评论家尽管在文章中不负责任地胡乱吹捧“明星”,可是面对大庭广众之下的批评和嘲讽他肯定无法接受,而且还有可能会奋起反击,甚至与张教授反目成仇,而张教授的本意也许并非如此。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有些事情不必弄得太过明白,只要大家心知肚明就可以了。俗话说:看透别说透。事情说得太过直白,反而会伤和气,或显得太过无聊。因为这样的心直口快并不能说明一个人坦诚开朗,反而会显得不够宽容大度,甚至有些不合时宜。我们如果能够懂得此术的妙处,在交际中百难可解。任何人做事都不可能完美无瑕,都会有出错的可能。当某个人行事真的出现问题时,在他的内心一定已经觉得抱歉、恐慌和不知所措,如果此时你再对他劈头盖脸地横加指责,或强势批评,那么他可能会因为你的谴责而更加感到羞愧难当,有的人从此还会一蹶不振,无法再树立起信心,甚至有些人会因为你不留情面的批评,使他感到颜面尽失,从而心生怨恨,更加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如果换一种语气,换一种方式,委婉地用别人能够接受的方法指出他的错误,比如“以后,你会做得比这次好”,或者“我想,下次你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等诸如此类柔软一些的话语,他不仅会感激你对他的信任,同时会感受到你的坦诚。更重要的是有了改正错误的信心和决心,他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必定会小心谨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胡新华教练的第64篇教练手记 教练手记─教练技术应用的真实案例 从小到大,我们都有很多梦想。 想赚很多钱,想到...
    胡新华教练阅读 1,495评论 0 0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710评论 2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11,273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