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回来,仍是少年

1、

看《夏目友人帐》,曾有一集,雪人一直在寻找着什么对自己很重要的东西,当他请求夏目帮助他一起寻找时,他对夏目说:“人类不就是一直在一边寻找着什么,一边又在遗忘着什么吗?”

以前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只是隐隐觉得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话。直到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懂得人情世故,开始用自己以前讨厌的方式对自己讨厌的人笑脸相迎。当自己在追逐名利金钱中逐渐开始变得世故,再重看这句话,不由得恍然:自己终究是在社会的规则中迷失了自我,遗忘了年少时的赤子之心。

正如《熔炉》所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在2018年,我衷心祝愿所有人:愿你半生归来,仍是当年少年。

2、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曾经轰动一时的小说,许多人将他奉为神作,因为这本书引起了他们的共鸣,使他们回忆起了自己曾经无所畏惧的少年时代。也有许多人将它视如敝屐,因为它满篇脏话,尽显浮躁。我是前者,这本书让曾经在生活中漂泊无依的我,重新找到了曾经的自己。

《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了二战后的美国少年霍尔顿在被学校开除后,不想面对父母,于是独自一人在纽约漂流了三天,最终回到家的故事。是的,这个时间跨度仅有几十天的故事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得让人怀疑这么一个故事是怎样编成一本书的。

开篇扑面而来的就是主人公霍尔顿浮躁与焦躁。十六岁的霍尔顿有着那个年纪应有的叛逆和迷茫,他讨厌臭美做作的斯特拉德莱塔;他讨厌邋遢混蛋的阿克莱,总在心里大骂傻逼。他喋喋不休地抱怨这一切。

所以当他的小妹妹询问他:有什么喜欢的人吗?霍尔顿思前想后,也仅能回答出一个已经死去的弟弟。

就像他在纽约无所依地漂流一样,他在自己的人生中迷路了。就像曾经的我们迷路在试图超越平庸却又不知如何超越一样。

回想起来,我们的少年时期似乎也像霍尔顿一样,厌恶周围的一切,看谁谁不顺眼。平时相处,真是恨不得永远相忘江湖。直到大家真的好久不见。却又像霍尔顿所说:有些人很久不见,他忽然想起他们竟然觉得他们还不错。

就像霍尔顿所追求的那片麦田一样:看着几千几万的孩子在麦田里撒野奔跑,他们可以肆意玩耍,无论往哪个方向,只要接近悬崖,他就把他们捉回来。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是晴是阴,自己决定,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天空下遨游而不受任何束缚。

我们是否曾经也为了避开这个虚伪世界,在心中追求这样的一片天空。

直到我们在岁月一年一年的叠加中,将过去珍藏的一片天空抛之脑后,任它被雨水淹没,直至我们忘记了曾经拥有过这么一片美好的天空。

3、

霍尔顿的历史老师同他说过:“生活是一场游戏,而你必须按照设定的规矩去玩。”

霍尔顿无法反驳这句他不赞同的话,我们也无法反驳。于是多年后的我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又被游戏所玩,渐渐懂得了世界的规则。最终变成了当年自己所厌恶的最虚伪的人。

一个流浪汉告诉霍尔顿: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这种卑贱地活着,是十六岁的霍尔顿和十几岁天真的我们所怀疑的,也是懂得了世界规则后,成熟了的我们不得不承受的。

我们再也不能像十几岁那样躲在自己的天空中,因为我们不得不参与生活这个没有再来一次的游戏。

我们无力改变世界,但我们也不能逃避世界。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然后就是,永远不要忘记曾经那个在你的天空下撒野奔跑的少年,即使在多年后的你看来那真的很傻逼。

4、

就像一开始,少年时期的我们曾经厌恶身边的某些朋友厌恶到恨不得他们永远消失。在夜深人静,我们是否也会偶尔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回想起那些人,然后粲然一笑呢?

但多年后独自一人的自己还是千万别跟任何人谈起任何事情,因为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

我们在生活中适应规则,却忘记了我们曾经也高喊着改变世界。我们一边在回首往昔时大骂自己像个傻逼,一边又暗暗羡慕当年那个无畏无惧的自己。

而成长后的我们,曾经也梦想拥有一片天空的我们,过去逃避了世界的我们,是否也能在这个游戏中找到与世界对话、与它好好相处的方式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