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人才,还是寻找去库存的接盘侠?想逃离北上广要想清楚这个问题

“2000万假装”在微信朋友圈成功搅动不少北漂的心绪,由此看那些依旧活在大城市的人,不开心的不再少数。而一些二线城市或者“新一线城市”,仿佛也看到其中的机遇,大肆开展人才争夺战,房票、户口等条件似乎也是很诱人。那么,对于普通人而言,从一线到新一线,是否就意味着生存能变成生活呢?
答案未必那么乐观,在动逃离北上广心思之前也要考虑清楚,那些招徕人才的城市到底是机遇之城,还是在等着你去做去库存的接盘侠?

近两年,各个城市间这样人才争夺骤起,政府招徕人才不再限于高精尖而惠及本科生,也不吝惜房票与户口。对此,有人解释为人口红利消失,与一线城市生存压力溢出效应结合,使得非一线城市有了机会。

但其实也不尽然,人口红利还在,只不过人口质量升级了。如今一部分人口流动已经从当年为了生存而流动变成为了生活而流动。眼界、机遇以及生活的质量,会成为新一代城市移民们关注的地方。所以纵然北上广深成本走高,但这些优势依然能够绑定人才。

另一方面,那些因为生存而流动的人还在。不过鉴于大部分省区市开始产业升级,吃苦耐劳的产业工人并不为大多数城市决策者所喜欢,他们的购买力不够强是原因之一。这样的人才流动窘境,或许是某些城市出手招揽人才的原因之一。

人才争夺战的另一个驱动力恐怕就是非一线城市遭遇的去库存难题了。统计数字告诉我们中国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方米,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那些建在非一线城市等待去库存的房子。
所有非一线城市主政者要考虑的事情,就是不要让自己成为人口净流出城市,或者中高端人才净流出城市,比如武汉喊出五年留住百万大学毕业生。哪位城市主政者也不想让自己的城市变成“重工业烧烤,轻工业直播”的景象。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国家如此,城市亦如此。衡量房产价值的核心不在房屋质量,而在人们对于一个城市发展的信心。人散了,经济缺乏吸引力了,房价就崩盘了,这不是去库存能解决的问题。

翻看很多地方文件时,一些地方政府在提及引进人才时都会与去库存政策绑定。例如去年南方日报的报道《清远楼市攻坚去库存》中提到,“支持团购,有一部分整村搬迁和旧城改造,支持并出台团购政策。还将实施去库存人才引进政策,对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提供最高达到4万元的财政补贴”。绍兴滨海新城一份《关于推进滨海新城商品房去库存鼓励人才购房的实施意见》的文件也提到,推进滨海新城商品房去库存、鼓励人才购房。在这情况下,引进人才补贴的各项优惠政策,更像一种另辟蹊径的购房杠杆。

在城市招徕的诱惑面前,最需要的是冷静之后做出理智的决策。房票固然诱人,但也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何况有些城市的房子本来就不值钱,千万别让自己成了去库存的接盘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你要永远记住,对于一对恩爱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定。 2、一个世纪前,人们毁掉了我和这个可怜男人的生活...
    有你的将来阅读 1,865评论 0 0
  • 我们孤身一人来到这个世界,这原本没有什么不好...
    67cd35a721b8阅读 1,839评论 0 1
  • 犯了错误就要爽快承认,对于相应的惩罚也要老实接受。这是一种高自尊的表现。 为什么有些人犯点小错被人当面指出来就要暴...
    终身学习的昊天阅读 7,245评论 0 0
  • 雨很大,很大 走在路上的时候 终于明白男生说再见 就是真的见不到了 分手的第一天 我以为我会忘记得很坦然 我把所有...
    青青子衿0917阅读 1,085评论 0 1
  • 寒烟轻罩,暮雨萧萧。古桥横贯,河水荡漾。撑一把雨伞,伫立在石桥的中央,凝眸处是一个废弃的码头。条石彻成的码头,静静...
    水乡醉客阅读 1,378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