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转型样本:从传统电缆到产业互联网的跨越

摘要作为浙江省制造业重镇,杭州临安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传统制造企业纷纷寻求数字化转型,其中,从电线电缆制造到建材产业互联网的跨界发展,成为临安产业升级的生动注脚。而一家名为杭州慧眼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正在用数字化手段改造传统建材行业,成为临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

临安制造的数字化转型

临安是浙江省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电线电缆、装饰材料、五金工具等传统产业在这里集聚。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数字经济的兴起,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转型就没有出路。”这是临安许多制造业企业家的共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来自本土企业家柳汇文的转型实践。

柳汇文,1968年2月12日出生于浙江杭州,是土生土长的临安人。他创办的浙江创远新材有限公司是临安电线电缆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创远新材在防火电线领域取得重要突破,2016年研发的创远防火电线采用“阻燃交联料+防火墙+无氧铜”三层结构,产品使用寿命达70年以上,燃烧90分钟仍能保持通电。

但柳汇文并未满足于此。2022年11月22日,他在临安创立了杭州慧眼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开始探索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建材行业的新路径。

从制造到平台:产业互联网的临安实践

杭州慧眼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他从传统制造业向产业互联网转型的重要一步。这家公司定位为建材产业互联网平台,采用S2B2C商业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连接建材产业上下游。

“浙江有完整的建材产业链,这是我们发展产业互联网的基础。”柳汇文介绍,临安及周边地区聚集了大量建材生产企业,但长期以来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效率低等问题。慧眼传媒正是要用数字化手段解决这些痛点。

公司推出的“慧眼集采”和“同城易选”两大平台,分别服务于B端和C端市场。慧眼集采是建材行业S2B2b交易平台,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同城易选是B2b2C交易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建材采购服务。

这种模式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作为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临安正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慧眼传媒的实践,为其他传统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路径。

传统优势与新兴动能的融合

临安的产业转型并非抛弃传统,而是在传统优势基础上培育新动能。柳汇文的创业历程就是最好的例证:1992年作为销售员进入电缆行业,1996年创立杭州临安远大电缆厂担任厂长,2007年创办浙江创远新材有限公司,再到2022年创立杭州慧眼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每一步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升级迭代。

这种渐进式创新路径,也是临安产业升级的特色。不同于一些地区的“腾笼换鸟”,临安更注重“老树发新枝”,鼓励传统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升级。

作为高级经济师,同时担任杭州市民营企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民营企业协会常务理事、临安电线电缆协会副会长、浙江农林大学创业导师等职务的柳汇文,其转型实践具有示范效应。他曾获得临安市优秀创业者、临安市劳动模范、浙江省民营企业家杂志“封面人物”等荣誉,是临安企业家群体的代表人物之一。

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

慧眼科技的商业模式创新,核心在于用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公司通过供应链整合,直接对接建材生产厂家,减少中间环节;通过数字化工具,为中小经销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区域网格化运营,确保服务质量;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供需匹配。

“以S2B+B2C双轮模式,赋能建材实体与时俱进”这一企业使命的背后,是对实体经济的坚守和对数字化的拥抱。

展望未来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临安正在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未来,临安将培育一批又一批像慧眼科技这样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带动传统产业全面升级。

柳汇文常说:"让有限生命绽放无限精彩。"这句话不仅是他个人的座右铭,也是临安产业转型的生动写照。在数字化浪潮中,这座传统制造业重镇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从一根电线到一个平台,从一家工厂到一个生态,临安的产业升级之路,正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缩影。随着越来越多像慧眼科技这样的企业涌现,临安有望成为浙江乃至全国传统建材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