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下班后,打开微信,突然看到小学同学Q的好友申请。我和Q小学曾是同桌,但毕业之后,因为各自生活轨迹不同,已经将近20年未见,和陌生人没有什么差别。
突然看到她的好友申请,我有点诧异。
加,或不加?
我有点犹豫。
“深度社恐患者“的我,除非极其必要,要不然鲜少加陌生人。
思考再三,我还是通过了她的好友申请。
她很快发了一句信息过来:
“老朋友,好久不见啦!”
接着就直奔主题啦。
原来,她是想打听老家一位朋友的事。
但我已离开老家多年,与老家的人和事早已失去联系,所以也帮不上忙。
三两句解释清楚了,我准备隐身投入晚上的工作了。
她还意犹未尽,突然问我:
“小学毕业这么多年,你结婚了吗?”
我不禁有点尴尬,实在不习惯一个20年没见的陌生人,突然询问自己的终身大事。
我便含糊其辞地带过,草草结束了对话。
这不是我第一次碰到多年不见的朋友,从而不得不开启的“尬聊”之旅。以至于我现在碰到多年不见的朋友,突然加我好友,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以前我希望尽力迎合所有人,希望所有人都能开心,然而,结果是,我有时候不得不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别人开不开心我不清楚,但我已经不开心了。
年龄渐长,资历渐深,见过的人,经历的事,让我对人际交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些人,注定只是过客,无法成为掏心掏肺的密友。
有些人,只有利益趋同时,才能站在统一战线,成为“战友”,而非好友;当利益消散时,这段关系也注定走不远。
而那些成为多年好友,往往是不带利益的,见过彼此的丑态窘态,依然不离不弃,共同抵御时间和各种杂事的干扰。
2.
读书时,曾有一位朋友,我将他当做家人,时不时会聚餐,有事也会相互支持。
毕业前,他要出国工作,我本打算从A市飞往B市为他践行。但他临时放了我鸽子,表示需要准备其他事情。
我表示理解,毕竟出国要准备的事情可多呢。
后来从其他朋友处,偶然获悉,他曾在别人面前诋毁我,但是在我面前又不动声色。
首次听到这个消息,我震惊得完全说不出话。
你能想象被一个亲近的人背叛的感觉吗?
苦中带涩,又有点无奈。我是不想再体会第二次了。
从那刻起,我也知道我和他之间纯粹的关系已经不再纯粹了。
和他重新联系上,是在他回国之后,他作为销售,要开发资源,所以想到我了。
他打电话给我,说,好久不见了,想和我叙叙旧。
我和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但主题还是关于客户推荐的事,他告诉我,老同学嘛,如果有合适的客户要推荐给他。我尴尬地附和。
原来只是为了利益而联系。那么,也会因为利益而终止联系。
在那之后,我们恢复之前不联系的状态,只是作为彼此的“僵尸朋友”,静静地躺在彼此的朋友圈里。
3.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我不是想从朋友那里获得什么好处,只是想叙叙旧也不行吗?
答案是:当然可以!
但要考虑你们的熟悉程度。如果已经多年没有联系,基本和陌生人没什么差别的话,建议问题的选择要慎重,可以尝试询问对方近况,但不要像调查户口一样,会让人有距离感和排斥感。
我有一个阿姨,情商特别高,总能把各种大小事处理得很妥当。
有一段时间,我曾住在她家里,亲身感受她维护关系的高情商表现。
阿姨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了解身边人和朋友的近况,另外,她时不时就会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主动出击,与朋友闲聊沟通,每次话题总是以对方的近况展开。
人啊,都是专注于自己,喜欢聊自己的事情,一打开话匣子,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阿姨用这个方法,顺利打破了两人刚开始闲聊的尴尬。
偶尔,阿姨可能会有求于人,聊天时顺口带出来,也不会让人觉得难堪。其实,她胜就胜在用心沟通。
但如果没能像我阿姨一样,有各种途径了解朋友的近况,还可以通过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初步了解对方的近况,然后再开始对话。
法国小说家莫洛亚就曾说过:“真正的友谊总是预见对方的需要,而不是宣布自己需要什么。”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