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3.1】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3.2】阳明子曰:“学贵专。”
先生曰:“然。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寝忘寐,目无改观,耳无改听。盖一年而诎乡之人,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学贵专哉!”
阳明子曰:“学贵精。”
先生曰:“然。予长而好文词,字字而求焉,句句而鸠焉,研众史,核百氏。盖始而希迹于宋、唐,终焉浸入于汉、魏。学贵精哉!”
阳明子曰:“学贵正。”
先生曰:“然。予中年而好圣贤之道。弈吾悔焉,文词吾愧焉,吾无所容心矣。子以为奚若?”
阳明子曰:“可哉!学弈则谓之学,学文词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是故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是故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故曰‘惟精惟一’。精,‘精’也;专,‘一’也。精则明矣,明则诚矣。是故,明,精之为也;诚,一之基也。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知天地之化育,而况于文词技能之末乎?”
【3.3】先生曰:“然哉!予将终身焉,而悔其晚也。”
阳明子曰:“岂易哉?公卿之不讲学也,久矣。昔者卫武公年九十而犹诏于国人曰:‘毋以老耄而弃予。’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某也敢忘国士之交警!”
【导读】
阳明先生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文中的“阳明子“即是阳明先生, "先生”指乔白岩先生。乔白岩,即乔字( 1457-1524 ),字希大,号白岩山人。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历户部左右侍郎,拜南京礼部尚书,后改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世宗即位,召为吏部尚书,因直谏君过,被迫去职回籍,卒谥庄简。
·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
"专一” "精深”,大多数人都认同这样的行为准则,可真相是,我们过去大多数的时候,以为自己是“专一”与“精深”,其实已经落入了“沉溺”与“偏执”。
阳明先生说, "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如果不是将“专” 精”落到圣人之道上,哪能算是真正的“专”和“精”呢?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如果没有“志于道”这个前提,仅仅“游于艺”,就会让人沉溺在这个“艺”上,无法超越。一个人干工作的时候,特别投入,专注又勤奋,是不是就可以了呢?那也未必,比如,我们的心着在事务本身,心为境转,忘记觉察自己的那颗心,忘记了依道而行,结果只能是越行越远,劳而无功。
现在是一个忙忙碌碌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我们这个时候理所应当快步跟上这时代。但是,当我们忙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回归到自己的原点、自己的心。
我们应当做到,忙的背后都是闲。当我们气定神闲的时候,真正的平静如水、良知清澈的时候,再忙,也不妨害我们践行圣贤思想,这就是阳。明心学的现实意义。
·是故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故曰“惟精惟一”
阳明先生谈论“专” "精”,旨在说明一个“惟精惟一”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讲,可能会略显陌生。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尧舜有。“十六字心法”: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惟精惟一是学习圣人之道最重要的方法,但是很多人把这个词用小了。他们觉得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把这一件事做好,就叫惟精惟一;他们甚至觉得,惟精惟一就是一种专注。
事实上,这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修炼方式。“惟精”就是格物。惟一就是致知。阳明先生谈到, "精”字从”米”,就是稻谷去粗取精,最终露出洁白大米的一个过程。同样,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不断磨掉自己心上的障碍,展露出内心的光明,这就是精。所以说,这个精,就是一个研磨的过程,就是“去人欲”的过程。
·精则明矣,明则诚矣。
在阳明先生看来, "物”就是“事”,我们应该在事上磨炼,去除自己心上的灰尘,展露出内心的光明,这就是”格物致知”。只有真正去人欲、存天理的时候,我们才会通达,才会澄明。
学习阳明学,绝不是增加文辞技能。有的人号称在学习阳明学,但他们的生命状态却没有改变,更有甚者,阳明先生的原著都未曾读过,就到处高谈阔论。如此,既误导他人,更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当我们的心上还没明了的时候,如何解读得了圣贤的心呢?无星之秤,怎么能权轻重?未开之镜,怎么能照妍媸?学习阳明学,务必要以圣贤为镜,持续在自己心上下功夫,不断地改过,才是真正的学习。
【延伸学习】
男人的哲学
在当今的世界上,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男人,就是”忙”。
今天这个时代不忙行吗?时代的发展这么快。比如,今天的北京成为了全世界人才的高地,未来你们的子女在北京生活,他们会直接面对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因为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一方沃土之一,北京又是中国的核心之地,所以当你身处一个全球人才高地的时候,你必须让自己充分地燃烧,一定要忙起来。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时代,不放手一搏,更待何时?所以忙才是对的。然而,忙的背后、忙的本质是什么呢?
当年,阳明先生既要带兵打仗,又要开坛讲学。然而,在两军对垒的时候,他还可以坐在帐篷里,气定神闲地和弟子们对弈。这说明,真正的忙的背后应该是“闲”,有闲才有忙。
没有闲的忙叫什么呢?叫”瞎忙”。
所以, "忙里偷闲”这四个字是说给外人听的,说给自己家人听的时候就是”忙里全是闲”。忙的真正本质是闲,闲在什么地方?闲在心里。
也许我们忙得脚不着地,但是我们心中没有那份气定神闲的话,就成瞎忙了。阳明先生的弟子曾经问: "用兵有术否?"先生说: "用兵何术?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阳明心学教给我们的,就是那份气定神闲;阳明先生启发我们的,就是那颗如如不动的心。
所以,男人的哲学就是“忙里全是闲”。
【参考译文】
礼部尚书乔白岩先生将往南都,到我处来论学。
我说:“学贵专。”乔先生说:“对。我小时候喜欢下棋,以至吃东西不知道滋味,入寝也不想睡觉,眼睛不看别的,耳朵不听别的,大概一年就压倒了同乡的人,三年后整个城里没有可以抵挡我的人。学果真是贵专的啊!”
我说:“学贵精。”乔先生说:“对。我长大后喜欢文词,于是字字探求,句句搜集,研究各种史传,考究诸子百家,开始时企望考察到唐宋,最后渐渐深入到汉魏。学果真是贵精啊!”
我说:“学贵正。”乔先生说:“对。我中年时喜欢圣贤之道,对于下棋我感到后悔了,对于文词我感到惭愧了,我不再把它们放在心上了,您认为怎样?”
我说:“行啊!学下棋虽然叫做学,学词章虽然叫做学,学道虽然也叫做学,但结果却大不一样。道就像大路,此外便是荆棘丛生的小路,很少能够到达目的地。所以专于道这才能叫做专;精于道,这才能叫做精。只是专于下棋而不专于道,这种专便是沉湎;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这种精便是癖好。道可是又宽广又博大的,文词和技能从道中来,但若只拿文词和技能来做学问,离开道就远了。所以做学问不专就不能做到精,不精就不能明达其中的道理,不明达道理就不能做到真心诚意,所以古人说‘惟精惟一。’精,精到的意思,专,专一的意思。精到就能明达,明达就能真诚,所以明达是精到的体现,真诚是专一的基础。专一,是天下最大的本源;精到,是天下最大的功夫。连天地万物生成发育的大道都明白了,何况是文词技能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呢?”乔先生说:“对极了!我将在这上面用尽一生,只是后悔这已经太晚了。”
我说:“这岂是 容易的啊!一般在高位上的人不讲究学业也很久了。从前卫武公九十岁时还向国民诏告说:‘不要因为我年老了而丢掉我’。先生的年纪只有武公一半,功业却可以成倍地超过他,希望先生无愧于武公啊!我又怎敢忘记国士因真情相交而提出的忠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