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几名学生上课去晚了,急匆匆跑进教学楼,“快点快点,再晚后排没座了!”一名学生催促道,其他几名学生点头附和着跑上楼去。我想这也算是大学里的经典“语录”之一吧。如果教室的座位充裕,无论是上课还是开会,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最后几排满满当当,第一二排寥寥无几人。似乎教师和学生都对这样的现象习以为常了,因为这并未妨碍上课或者活动秩序。遇到严厉的老师,会刻意把后排的学生叫到前排就座,或者把前排的座位“留”给迟到的学生。我也做过此类事情,因为这种座位布局,总给人一种不够积极的感觉,我认为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和教师的上课情绪。
其实老师们也有这样的习惯,比如学院开大会,进到会场的人先挑后面的座位,即使后面坐满了,还有老师宁愿找了凳子坐在后排的过道里,也不愿去前排就坐,有时候领导会点名让后排的人挪到前排,往往会引发一阵笑声。
这种“选择后排”的行为取向,如果从心理学上去分析,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原因。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舒适区,那是一种自己熟悉的、能掌控的、没有外界压力或干扰的状态。人们会不自觉地选择这样的状态,这源于人本能的对于安全的需要和自我保护的天然意识。在舒适区里,人们当然可以感到轻松、舒适、自由,但同时也降低了接受外界正面刺激的几率和能力。
2
我大四那年取得了免试读研的资格,于是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做做社会兼职,在帮一家企业办招聘会的时候,他们对应聘者的筛选办法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那天来听宣讲会的学生大概有50多名,坐了教室大概三分之二的位子,宣讲结束后开始收简历,人力资源主管嘱咐我先收取在第一、二排就坐学生的简历,然后是中间的,最后两排和靠墙角就坐的学生简历放在最后。简历就这样被分成了三类。
他们在接下来的资料审查时,首先重点关注了前两排学生递交的简历,给予了优先考虑,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就留下来;然后按照选拔标准审查中间就坐学生的简历,条件较好的就留下来。最后才看后排和靠角落就坐学生的简历,若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就直接Pass。这样便很快确定了面试名单。
这名主管告诉我,他观察了学生的进场状态,能主动选择前排就坐的学生首先给人一种积极、主动、上进的感觉,而远远地坐在角落的学生不太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来应聘者在专业背景、学历层次上既然没有太大的差异,那么企业更想从应聘者的行为习惯中寻找他们看重的品质。
3
在我们的生活中,让自己在舒适区获得放松和休息是正常的。但在学习上、在工作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打破这种“舒适”。上课时,你每次习惯坐在最后,即使你认为这并不影响学习,但你是否发现自己一次又一次错过或者放弃了和老师互动的机会?而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聚集在后排的学生,在注意力、主动性上都不够好,打瞌睡、看手机、开小差的不在少数。
在工作中,你总是愿意做那个默默无闻的“角落人”,在会议或者活动中你永远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倾听者,上司看不到你、前排的同事挡住你,你在避开别人视线、选择低调的同时,机会和认可也悄悄地避开了你。
4
当然,并不是说只要坐在前排就能成绩优秀、事业有成,但我们确实看到成绩好、能力强的人总会出现在前排。这里面除了他们个人的资质和努力之外,确实有一种积极因素助力了他们的成功。我把这种因素称为“前排效应”。
这种效应该如何解释呢?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科学家在一家工厂内进行了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的实验,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他的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大大增加。基于这个结论,我们可以理解,积极主动的人,选择了“前排”,于是获得了更多关注,进而促使了他行为效率的提高,而效率的提高,又会使这个人被进一步关注和认可。这就是为什么老师更愿意跟前排的学生互动,而企业选择了坐在前排的应聘者。
“前排效应”就是这样,你可以因此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进步。如果我们能主动尝试新环境、接受新挑战,走出舒适区、走向“前排”,你可能会感到压力和焦虑,但同时也会获得你的前排效应,收获新的技能和新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