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响同学播报
大家好,我是樊响。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正如林语堂在书中所言: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月下漫步者,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苏东坡的婚姻是由父母一手安排,十八岁就已娶妻。他的才气在应试时就已经显露锋芒,更是让欧阳修赞不绝口,知名于天下。可惜的是,正在苏东坡的宦途刚要开始时,因为母亲病故必须辞官归家隐退。但是这一段蛰居生活却成为苏东坡青年时期最快乐的日子,铸造了他性格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父亲苏洵却因为年轻时科举名落孙山而惧怕考试,供菩萨祭奠亡妻,远离故乡不再归返。在我看来,苏东坡在青年时期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殊荣,这与他乐观主义的心态是密不可分的。论才学,苏东坡与父亲苏洵不相上下,但相较于苏洵的冷淡自负,激烈的性格,苏东坡过得快乐,自在,也更受人欢迎。否则,即使才学再高的人,悲观、无病呻吟,在文章中只知道一味控诉不满。失败后,只是懊恼颓唐,一蹶不振,又能有多大的本事呢?在《小石潭记》与《记承天寺夜游》中,柳宗元和苏东坡同样遭遇贬谪,身处相同环境,一个只是悲凉凄怆,而另一个却可以随缘自适,自我排遣。苏东坡这乐天派的心态在这种环境中于他而言,想必也算是受益匪浅吧!这就是我的交流,谢谢大家!
曹煜同学点评
大家好,我是曹煜。今天我来点评樊响的播报。首先,她播报时声音流利,有感情。她的播报层次比较清晰,先总括了苏东坡的性格特征,然后写了“应试”这章的主要内容,最后再谈自己的感悟。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她用了两处对比。将苏轼与他的父亲苏洵对比,反衬出苏轼的乐观豁达的心态。而且,她还善于运用学过的课文进行抒情议论,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两篇文章做对比,更加直观鲜明的体悟到苏轼的随缘自适。我觉得,这是她这篇播报的一大亮点。但是,播报中说:“这段蛰居生活却成为苏东坡青年时期最快乐的日子”,是何等快乐?是什么使他快乐?这个主要未叙说出来,则就更加完善了。而且,我认为这也可以联系到自身来谈,这样就更贴近生活,更能反映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及现代生活与那个时期生活的鲜明对比。总的来说,樊响的播报还是不错的,也让我深有感悟。
颜天宇同学点评:
大家好,我是颜天宇,今天由我来点评樊响的播报。她先引用书中林语堂的话总概括了苏东坡是一个乐天派,月下漫步者,幽默的人,接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书中苏东坡的婚烟,才气,蛰居生活。和他的父亲苏洵惧怕考试,祭奠亡妻,远离故乡,再阐述自己对于苏洵和苏东坡之间人物性格的观点,然后与语文书相结合,将《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和《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苏东坡两人进行对比,最后进行抒情议论。在叙述事情的时候,樊响主要根据苏东坡的乐观主义心态议论,后以才学一方面发表观点,批判了只有才学没有乐观心态的人。层次清晰,说话时口齿清楚,感情真实,读了她的播报,也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