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不该总被乌云遮住眼,努力去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只有我不想赢,没有人能让我输。
那些让我们感到痛苦,难过,沮丧的事情或者人,都是上天派他们来打磨我们的棱角,都是为了成就更美好的我们。我们虽然可以选择不以德报怨,但是永远不要被自己不喜欢的观点所潜移默化,永远忠于自己。任何时候我们的底线应该是法律,而不是人情世故,更不是别人的你觉得,你觉得是你的事,凭什么要把你的事变成别人的事?
在中国,以90后为节点,受计划生育政策结果的影响。从小生活在一个比较清静的家庭环境,身边没有亲近的兄弟姐妹争宠,打打闹闹一起长大的影响,习惯了清净,也更自我,更注重自我感受。等他们长大,也根本不习惯走亲戚,和那些不太熟的亲戚坐在一起聊一些尴尬和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所以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走亲戚了。最重要的原因:更多的亲戚都是你穷,他嫌弃,你富,他眼红。雪中送碳寥寥无几,锦上添花成群结队。来往不多,管得不少,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社会文明理念取代了封建传统认知。以前经济发展有限,小农经济盛行,亲戚朋友们住得近,大家平时有事没事互相串个门,农忙时节,亲戚朋友来搭把手,人情往来比较频繁,亲戚之间互动比较多。这和当时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有关,很多事情上大家更相信人情,相信家族的力量。但到了90后出生的时候,正面临着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发展迅速。很多人从农村分散到大城市寻找挣钱的机会,人们都去到天南地北,平时见面的机会不多,缺少感情的联络,大家都不在一个地方,都是单打独斗,不再依靠家族力量。父母辈的或许还知道联络家里的关系网,年轻人很多亲戚见都没有见过,很多亲戚也只是听过,长大后父母突然要让他们走亲戚,他们当然心里很排斥,很拒绝。
当下社会压力变大,受高房贷,生活成本变高,结婚难,养娃难,离婚率持续增高。很多年轻人都有社交恐惧,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以后也会和自己一样过着毫无意义的一生。
在中国结婚都不仅仅是代表着获得伴侣这么简单,而是面临着要肩负起两个家族更多的责任与义务。但其实大家都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父母其实并没有义务要完全对自己孩子的一切负责,而孩子同样也没有义务对父母的一切负责。互相放手才能彼此收获亲情带来的幸福感,而不是羁绊与枷锁。这主要与我国古代传统儒家思想的“孝道”所影响,。即使是现在的我们,仍旧在骨子里有着一种与自己的家人“绑定”在一起的强加意识,自己要对亲人的一切大小事物都负责,不论是早已被淘汰的“家父长式”家庭还是现如今日本主打的“核家族”,都仍旧没有办法逃脱亲人之间“相互绑定”的关系。
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又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不婚不育。他们自然而然也不会去买房,中国人对房子的理解就是家,不买房和买不起房是一个结果,永远不会有家,也不奢望万家灯火里,有一盏灯是为自己而亮。早已看透生活的本质,和对人性的冷漠。在自己到了一定年纪以后,父母一一去世,没有亲人的庸扰,没有房子安置肉身,也不期待精神世界的快乐。自己呆在出租屋内,为房东打一辈子工,独自一人度日,一人吃饭,一人️挣钱,就这样度过余生。并且在死后也不会留下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正可谓是“不带一物的出生,最后不带一物的死去”。在他们持续漂泊的一生中,不曾有过“根”。
无根一代的迅速崛起,也在说明: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速度是成正比的。是的,这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阅己 ,越己 ,悦己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