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自己一生做了精辟的总结: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追求完满人生的典范,尤其是三十以后。那么,在人生的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和七十岁,具体又该怎样度过呢?
三十而立
三十岁,是人的一道分水岭。这个年龄段的人基本已经确立了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也应该能够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受的责任。
这个而立,是指能够立身,立家,立业。
立身
立身就是确立自己的品格和修养,包括思想的修养,道德的涵养,能力的培养,并能够做到自强。
其中自强是立身之本,是对每个人立足于社会最起码的要求。
立业
立业就是确立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三十的人应该有比较固定的职业了。从事每项事业都要有一定的能力,按现代话讲就是有一技之长。
立业是求生的手段,经济独立的基础,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经历程。
立家
立家就是应该有了自己的家庭。当今社会激烈竞争,虽然推迟了年轻人组建家庭的时间,但从人类繁衍的角度,这个岁数正为合适。
而且人到三十,多已明白了爱和责任。
家庭的意义是温暖。立家,心灵才有了栖息的港湾。至于立业、立家的先后,每个人视情况不同,不必刻意分先后,二者也更应该相辅相成。
四十而不惑
四十岁,是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年龄。是一个可以洞察世间万物的年龄,是一个成熟的年龄。
这不惑,是清醒,是明白,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
对外,明白了社会。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离不开社会;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
个体是群体中的一分子,个人的理想和愿望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内心应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
对内,明白了自己。
就是内心在历练中的逐渐强大,把外在的东西变成了内心的能量。
四十岁的人,是最讲实际的年龄段的人,不应该再犯过多过错而走迂回的路了。
对自己,明白了责任。
四十岁的人最大特点是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他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孝顺父母、抚养子女责任。
四十岁的人,是人生辉煌时期,也是为社会和家庭贡献最大的时期。
五十而知天命
天命,我们中国人会习惯性称之为命运,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的人,已到了人生成熟阶段;这个时候,很多事情仿佛都已经成了定局。
这时候的我们因为了解社会,更知道自己,应该学会坦然地面对,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懈怠。
知生命。
五十岁的人,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他们更清楚生命的脆弱,也更清楚健康的重要。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体悟的更深,他们比从前更注重养生,开始积极锻炼。
知自身。
五十岁的人,对自己已经能有一个准确的评估。
他很少再去折腾些什么,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奋斗,也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条件,对于金钱的欲求往往没有年轻时那么强烈。
知情。
五十岁的人,经历过时间的洗礼,更珍惜风雨同路的爱人,长大成人的孩子,相伴许久的老友……亲情,友情,爱情,这些慢慢成为他心头的重中之重。
他们的名利之心,已经日渐消散。
六十耳顺
到了六十岁,不管人家说好话坏话,不管遇到什么坎坷曲折,都能做到不偏激,凡事冷静地思考,顺应事物规律;做到宠辱不惊,悟彻人生,看透生命,淡泊名利。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人生。
从退休起,以社会角色为主转到以家庭角色为主,享受天伦之乐。六十岁的人,明白了这些,就乐于接受这个现实,清楚知道这个年龄段的人应有的生活。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生命。
六十岁的人,要健康快乐地生活,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己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大于索取,你做到了,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名利。
六十岁的人,经历了岁月的打磨,留下了自己丰富的阅历。
在轻松的生活中,品味酸甜苦辣的回忆所带来一番别致感觉,是人生的晚秋!退休了,就剩了一个称呼:退休人员。
这时,唯有身体是自己的,所以要做好自身锻炼保养,做到健康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七十从心而欲
七十从心所欲,就是顺从自己的想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顺其自然;要随遇而安;要不逾矩。
从心所欲,要顺其自然,要随遇而安。
能吃好就行;房子不在大小,够住就可以;对自己,有兴趣的事,就去做;对外界,没什么抱怨。
对别人的看法不顾忌;对身体的衰老不惊慌,对死亡不恐惧,一切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领悟,我们不一定非按照标尺,计划前行。
但每个阶段,我们还是应该对自己有所期许,最不济,每十年,也应该对自我有个反省。
忘不掉的是回忆,继续的是生活。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我们的人生,也就不会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