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因材施教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那么一句俗语“百人百性百脾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脾气,因而对于不同的人就应当使以不同的方法,灵活对待,从而才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成效。

在学习中,我们应当对不同性格的学生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从而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学生中就很注重因材施教,《论语》中记载:孔子的两个弟子,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他们俩人的性格不同,但都颇有成就。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好的事情就马上实行吗?”孔子回答:“不行,有父兄在世,怎么听到了就马上实行呢!”。然而,当冉有去问这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就很肯定地回答说:“听说了就要实行!”

孔子不同的回答使另一个弟子公西华大惑不解,于是就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有比较懦弱,所以我就鼓励他,推他走快一点;而子路个性好胜,所以我就有意抑制他,让他缓和一些。”

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却往往忽视了因材施教,对于所有的学生千篇一律的灌输,不问适不适合,不论有没有成效,都使以单一、机械的模式化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所有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要求同样的步伐,从而使学生失去了自我,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很难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我们只有认识到因材施教的益处,并在教育过程中加以应用,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的特性,正确的引导学生,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散发光芒。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当注重方法,对于脾气暴躁,吃软不吃硬的人,我们跟他相处时就要以柔克刚,避免跟他硬碰硬;对于脾气缓慢,吃硬不吃软的人,我们就要适度的强硬,避免跟她纠缠。对于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

打破模式,灵活对待,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很好的利用起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商朝及西周时期,教育为贵族垄断与霸占,图书典籍收藏在宫廷之中,学校亦设在宫廷和官府之中,以吏为师,学宦不分,只...
    孔孟之乡阅读 2,897评论 0 11
  • 关于本书的评论 此书是对儒家这一人类历史上也许影响最广、流传历史最为悠久的伦理和精神传统的深思和启发式的阐述。它具...
    雷雷有话要嘚吧阅读 1,492评论 0 4
  • 三个学生去买饮料喝,三个人的口味却各不相同。一个人喜欢喝果汁,一个人喜欢喝咖啡,一个人喜欢喝矿泉水,仅仅是喝...
    金子的小确幸阅读 893评论 0 2
  • 设计互联阅读 273评论 0 1
  • 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许渊冲 《高效演讲》 1-你需要将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听众身上...
    潇华阅读 19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