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写字楼里的灯光一盏盏熄灭,地铁站里挤满了疲惫的归家人。可有多少人,其实并不想踏上那条回家的路?
男人推了推眼镜,在停车场里点燃一支烟。他想起家里那个永远收拾不完的玩具房,想起妻子喋喋不休的唠叨,想起孩子此起彼伏的哭闹声。手机屏幕亮起,是哥们发来的消息:"老地方,三缺一。"他深吸一口烟,突然觉得办公室的加班都比回家来得轻松。至少在这里,他能做回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而不是一个被生活压垮的中年人。
女人站在商场洗手间的镜子前补妆。她看着眼角的细纹,想起早上出门时老公扔在沙发上的臭袜子,想起水池里堆积如山的碗碟。闺蜜发来微信:"新开的日料店,去打卡吗?"她突然不想回家面对那个永远叫不动的丈夫。在这里,她可以是精致的都市丽人,而不是一个被家务淹没的黄脸婆。
孩子趴在课桌上,铅笔在作业本上画着无意义的圆圈。他想起爸爸永远板着的脸,想起妈妈没完没了的"别人家孩子"。操场上传来欢笑声,他多想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在这里,他可以和伙伴们畅想未来,而不是做一个永远达不到父母期望的失败者。
我们都在这个叫"家"的围城里挣扎。男人渴望理解,女人期盼体贴,孩子向往自由。可讽刺的是,当我们终于逃离家门,却又在深夜的街头怅然若失——原来我们最想要的温暖,一直都在那个想逃离的地方。
空有一副自由身,却困在生活的牢笼里。也许真正的自由,不在于逃离,而在于学会在烟火气中,找回最初相爱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