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了,小满。发啥楞呢,过来吃饭呀。立仁将炒好的菜放到餐桌上过来招呼延哲吃饭,不过延哲的心思早已跑到了九霄云外。这么快就熟了吗,我刚突然想到咱俩这一路走来好像真的不容易,不过还好我们没有放弃,我们都为对方考虑做出了改变。延哲念叨着走向餐桌,看到桌子上的豆角炒肉、炒土豆丝和她最喜欢的煎饼心头还是暖暖的。你怎么没做米饭呀,煎饼吃不习惯,延哲关切问道。我没事,这些年大概也习惯了吧,多少都能吃点。两人一边吃一边聊着关于北心村的过往,仁哲老家的村庄就是北心村,可能之前地处蒙汉贸易的中心,村子也慢慢就叫了这个名字。
仁总,你今天的菜味道不错呀,肉丝竟然有了肉的味道,延哲不知道是在夸赞还是在嫌弃,不过看起来吃的还是蛮可口的。立仁也不计较,笑着给延哲多夹了几块肉。你给我讲讲北心的故事呗,我还是想听听,延哲满心期待的望向立仁。可以的呀,你好好吃饭我慢慢给你讲。北心以前都没自己的名字,只是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战的地方,后来大概到了元朝的时候发展成为了蒙汉以及西夏族裔的贸易中心,这三大族群的交汇也成就了北方经贸中心的生成,后来慢慢这个地方就一直叫北心。不过到了明朝时候修建长城,现在明都城所在地成为了长城沿线的边防重镇,当年杨家将的驻地到北心应该不过三十公里,随着集市的取消,北心也就此没落,不过这个名字还是保留了下来。清朝的时候鞑子入关,这边不再是边疆,可惜最多也就是比较大的集市,终究不成气候。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前这边是土匪集散地,各个山头都是枭雄云集,听说对解放战争也做出了不少贡献。至于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被定义为明度地区的一个小村庄,村子的规模也一直没有变化。
立仁絮絮叨叨说着,延哲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从远处山头看向这里,窗户里的俩人是满满的幸福。我有一个问题哈仁总,咱回来的时候我看着村里有两条铁路在村里经过,村子不远处就是一个铁路货运中心,村子对面就是高速公路,交通也算便利,应该不至于沦落至此吧。延哲说的有几分道理,但是她忽略了前些年明都的人都去煤矿或者石油公司上班,北心属于传统的农业村,这里没有挖出石油只能看着村里的人一天天变少,就算后来明都落寞大部分人跑去乌城也只有少数几个人回来,村里的地基本也都荒芜。我觉得我们可以在这做点什么,但是我又不清楚应该从事哪方面比较好,延哲提醒立仁。
此次回来,立仁心里其实有初步的计划,但是没有更深入的考察在不确定前还没和延哲讨论,延哲的提醒让他更加坚定回家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个晚点再讨论吧,你赶紧吃,土豆丝都凉了,我去给你热一下吧,不然肚子不舒服。延哲急忙摆摆手,不用不用,我已经吃的很饱了,你也吃完了吧,我们去把厨房收拾一下,到家还没整理厨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