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控力GET阅读好习惯”K2训练营的书友依凡相约,共读《曾国藩家书》,他负责对内容进行总结式打卡,我负责内容落地式打卡。
但这期间,一场重病,结果没有切实去读《曾国藩家书》原文(原文已在KINDLE里了,择机再读),偷了个懒,直接读他写的内容总结打卡,直接寻找落地的意义。
依凡的第二篇打卡是 《曾国藩家书之修身篇》 其中,令我感兴趣的是笔记中对曾国藩家书原文的一段摘引:
自从丁己、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九载,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吾九年以来,痛戒无恒之弊,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工夫。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过当之语自夸之词,此皆圆融能达工夫。至于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则常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
依凡在其阅读打卡中,对曾国藩的修身,总结为:“效法先贤,通三纲八目: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齐治平。”窃以为略有不足:古代儒家子弟,哪个不是在效法先贤,欲通三纲八目的呢?但是效法先贤,结果把自己也修成了“先贤”的,屈指可数。因此,我认为,曾国藩修身之术的精要,不是“效法先贤”,而在于上述引文中的“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何谓“能立能达”?曾国藩自己有解释:“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也就是说,所谓“能立”,就是有本事,有料到,在江湖上站得住脚;所谓“能达”,就是脾气好,会来事,朋友多,在江湖上行得通。
何谓“不怨不尤”,曾国藩虽没有写,但也好理解,就是不怨天尤人,自立自强。
综合以上,曾国藩的“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的修身哲学,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进行修炼,以达到内能立定根本,外能处事圆融的人生状态。
修身之道确定了,那么修身之法呢?第二段说的就是了。
- 持之以恒,看书写字,九年从不间断 —— 这就是修炼“能立”而下的功夫;
- 写奏折发公文,再三斟酌文字,确保分寸拿捏恰当,处处谦虚谨慎,没有一句浮夸过分的用语,没有一个自夸自大的用词 —— 这就是修炼“能达”而下的功夫;
- 敬畏天地,不敢有丝毫怨天的情绪;
- 有时总会难免“尤人”,随时发现随时强制自己克服不良情绪。
曾经,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兴奋雀跃地宣称,我们来到了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成为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后来,我们宣称,我们来到了信息爆炸时代,在这个时代,无论信息产生还是信息的传播,都呈现出几何级增长的速度;正当下,我们不得不说,我们生活在信息过载时代,一个热点能在群众的视野中持续7天,就算长寿了。
商家急了:以前是要花巨资上媒体,才能让目标客户看到自己的产品,刚刚学会触网,学会了做网站玩微博没几天,正兴奋于互联网免费自媒体的便利与划算,忽然发现人人都会玩这个,别人还比自己玩得溜,自己一个策划团队冥思苦想废寝忘食搞出来的创意广告,还没一些小年轻直播吃饭点击率高!
媒体急了:在全民都是“摄影师”、全民都是“现场记者”的时代,尤其是全民都掌握着“宣传媒体”的时代,传统媒体的喉舌意义没有那么大了,传播影响力没有那么大了,注意力也被分散了,坐收广告红利的美好岁月也过去了。想当年,江南春搞出个分众传媒,几乎垄断了高楼大厦里人们等电梯时的闲余注意力,一时间传为广告界佳话,可忽然间,人们等电梯时不再“闲余”,手机夺走了所有注意力,甚至还屡屡见到专注手机而错过楼层的人!
这时,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以搬弄是非制造爆点为职业,以编造噱头传播谣言为技艺,以炮制标题哗众取宠为己任。
更多的,还有这样一群人:说起来也是笔耕不辍,倒也有点持之以恒写字的味道,只是20出头的年轻人,那文章标题中,一股挥斥方遒、指点河山的味道扑面而来,连篇累牍地教人如何成功,告诉你若得神功看哪几本书就够了,断言你现在还不成功就是看他的文章太晚了……
然则,结果如何呢?在网络上造谣生事锒铛入狱的不在少数,教育大众如何成功的写手们却鲜有成功,仍在不断变换主题变换角度在教育他人成功的过程中寻找成功。不能立,不能达,站不住,行不通,如果心智再脆弱一些,怨天尤人就在所难免了。
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知识的价值正在开始回归,知识的力量正在发挥作用,知识付费正在走上市场经济的舞台,只不过,在这个舞台上的“明星”,没有那么耀眼,活动没有那么频繁,他们的声名也只是在有限的“同好”范围内如日中天,出了那个圈子便如路人一般。
之所以会如此,也许正是因为大师级的知识领袖们,也如曾国藩当年一样,孜孜不倦,忙于看书写字,不断研究,以图站得住;也如曾国藩当年一样,时时惕厉自省,谦和低调,以图行得通。他们在他们自己的知识世界里追求成长与成就,只是偶尔在民间露一下峥嵘。然而他们,才是这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大潮中,最站得住最行得通的人。
即使在距离曾国藩数百年后的今天,也许我们仍然需要品味曾国藩的修身之道: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也许我们仍然需要学习曾国藩的修身之法:持之以恒,看书写字;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敬畏天地,时时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