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搞工作各项指标突击检查,大家顿时忙得手忙脚乱的,各种填补抱佛脚,反倒要花更多时间去整理,事倍功半。
当然,我也是其中的一员。虽然刚毕业那会儿,我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今日事今日毕,但几年磨下来,还是慢慢偷起了懒。这不,关键时候就被自己坑了。
不知你是否也有类似的体验,看着身边的同事能够用流利正宗的英语与外国客户交流,各种谈笑风生地拿下客户,身边的人一脸艳羡。想到自己一嘴的蹩脚带口音的英语,羞愧之余更是有一种羡慕嫉妒之情涌上心头,继而慢慢变为阵阵悔意。
想当初上学时自己也是英语能手,曾经引以为豪的一项技能之一,后来怎么就放弃了呢?
因为偷懒而悔不当初的事太多了,以至于现在的我深深觉得,现在偷的每一个懒,都可能是给自己未来挖的一个坑。
每一份努力都是实实在在会让你变得更好的存在,不仅影响你的当下还有你的未来。而偷懒,其实是提前预支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舒适,在未来你需要某个技能某种能力帮自己渡过难关时,却发现自己早在过去的某一天亲手扼杀了它。
俗话说,人都是有惰性的,偷懒确实能给我们带来满足感。那偷懒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一是长时间紧绷,突然想放松,但又克制力不够。绷紧的弦一旦放松久了,再想绷紧它就比较困难了。
二是侥幸心理。觉得一次两次偷点小懒没什么大问题,可是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量变终有一天会达成质变的。持持续续的努力证明心不定,心不定难以学有所成。
三是压根儿就没有开始。很多时候我们在决定一件事要不要做的时候,过多地要求它必须给我们带来些什么,思虑过多反倒让自己却步。
只要做了,都有收获。如果第一步没有尝试踏出去,那便是“大懒”。
蔡康永说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这段话真实而深刻。的确是这样,生活中有很多机会都是因为自己之前偷懒而错失了。
我们很多时候去学一样新事物,它固然是有好处的,只不过给我们带来的收益比较远,所以不知不觉间便容易懈怠,除非是不做不行,非学不可的境地,危机意识才会逼着我们去破釜沉舟。
时间是最公平的,与谁而言,一天都是24小时,在舒适区偷懒蜷缩是一天,勤奋耕耘挥洒汗水也是一天,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有些事情早晚都是自己做,苦,晚吃不如早吃,甜,早吃便不是甜了。所以趁着我们年轻力盛的时候,先苦后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