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做回高中的自己


我和高中的时候不一样了。

这种不一样,在性格方面尤为突出。在大学 里我好像成为了一个社恐,畏惧和同学的交    流,发自内心的讨厌班级、部门举行的活动,更排斥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比赛……

我活成了一个,非常消极、失败的自己。每  天除了上课,就是刷手机,或者坐在教室里、图书馆里看一些杂书。

仔细想想,我都不太能记得大学里每天的生    活轨迹。每天6点30起床,洗漱之后去做7点钟的早操,7点10去食堂吃早餐,如果有课7点30到教学楼前背一会儿单词,如果有作业没有完成就去教室写一会儿作业,8点钟上课,我机会没有预习过,当然了,课下也没怎么复习。只在考试周时急急忙忙的过一遍。如果没有课,做完早操就直接回宿舍补觉,当然了,更多时候是去教室补觉,虽然我去教室的本意的确是学习。

我没有参加过什么有意义的活动,也没有参    加过比赛,更加没有做出过成绩。如果这样    或许还不足以让我焦虑,让我焦虑的根本原    因是——一事无成。要学习没有学习,要成    绩没有成绩,要综测没有综测。

这就是我在大学里自卑、社恐的原因之一,而且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在高中时能够做到不那么自卑,可能是因为成绩相对来说还算可以,也就是说,有一件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有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可在大学里,明显没有。

所以我想,让自己做到不那么自卑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件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并且坚持下去。这件事情可以是任何你感兴趣的,比如学习——考到年纪第一;比如经济——在大学实现经济独立;比如比赛——英语竞赛,互联网+,数学建模……

有了一件可以“拿得出手”的事情,心态就会平和很多。(我所说的拿得出手是指绝对擅长,比成绩就要是年级第一,比如经济独立甚至能补贴家里,比如比赛至少是一等奖……只有做到极致才能克服自卑,而不是觉得“可以了”就自我满足。)


就像书中写的那样——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砂砾碌碌为伍。

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吧,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

如今想起来,我真的是空费了自己那一点仅有的才能,徒然在口头上卖弄着什么“人生一世一事不为则太长,欲为一事则太短”的警句。

可事实是,唯恐暴露才华不足的卑怯的畏惧、和厌恶和钻研刻苦的惰怠,就是我的全部了。

——《山月记》中岛敦

这是我目前非常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写出来分享给大家,也是激励自己。同样长时间困扰于“自卑”当中且无法走出,不如去做出改变。人的本性就是贪图舒服、害怕麻烦、不愿改变。这些事情我想过很多次,可是一直在脑子里做头脑风暴,从未付诸于行动,所以现在依然自卑,依然社恐。

我很怀念高中时一心一意、简单纯粹的自己,可是我也很清楚——她和高考一起结束了。我现在只能希望身上多一点她的影子(当然啦,以后可能还会比她更好),但是她自始至终都不能回来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