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上之云》读后感

《坂上之云》以日本明治维新为主线,通过塑造“日本骑兵之父”秋山好古,与“日本联合舰队第一参谋”秋山真之两兄弟,以及其发小日本明治时期著名诗人正冈子规三人成长为主线,展现了与晚清十八年同时期日本改革与发展的风貌。

比晚清更加落后,更加弱小的日本选择了赌徒一样的发展道路,因为没有退路。日本改革中的背水一战与破釜沉舟,更加凸显大清改革的天朝自大与唯唯诺诺。

尤其日本军界,向当时最强陆军德国,最强海军英国学习,破除一切旧体系和编制体制,自上而下充满最强大的渴求和妥协牺牲。敢于大量启用出身底层的平民派,从基层走出的实战派,勒紧裤腰带送优秀人才出国镀金,不惜减少皇室开销买战舰,卧薪尝胆,在对大清,对列强的恐惧于不安中快速成长与成熟起来。

直到抓住机会,堵上国运,赢得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走出亚洲,挤进列强席位,最终实现脱亚入欧的宏愿。

为什么弱小的日本可以打败强大的清朝?又为什么最终可以走向富强成为公认的帝国?

人才方面,大清唯有李鸿章一人,而日本内政有伊藤博文,陆有山县有朋,大山岩,儿玉源太郎,海有东乡平八郎,外交有陆奥宗光等等等一群人杰,人才的全方面差距导致两个国家完在改革中完全不同的张力和广度。

国策方面,日方以军队发展自保,以两次战争自强,始终追求科技与军工自有,保障经济,教育,政治与法治的相对稳定环境,矛盾向外,精英建国,新旧结合,上下一心谋富强。大清以军队发展立山头,始终规避战争满足于以夷制夷,始终无法实现技术自有,在经济,教育,法治方面摆脱不了官僚的惯性和腐蚀,只求内部的稳定,枪口向内,精英窃国,新瓶旧酒,上下猜忌。

这种倍差在剧变的年代以几何级别的翻升,最终的结果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国运和近代史。

现在的我们是不是又站在了同样的拐点?又该走向何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要画出石膏的质感还得好好练练
    DreamH阅读 184评论 0 0
  • 无言,无颜,无严。 2016年7月5日21点33
    诉颜阅读 84评论 2 1
  • 秋有点不悦 2016-10-27 文:二年级 有人说,秋天很适合写点文字,但我总觉得写出的文字也是冰凉的,像极...
    二年级016阅读 252评论 0 1
  • 在项目的gradle配置里面配置如下代码:
    蓝小默阅读 1,943评论 0 50
  • 结果展示: 我的代码:
    6085311e05c6阅读 1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