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何必曾相识

        前人在表现音乐、曲调旋律之美时,就连天才李白都尽可能回避直接表现乐曲的部分,因为难度太大。有善于讨巧的,大抵取间接的审美感应来表现。只有《琵琶行》白居易第一次用诗的语言,以空前绝后的气魄,集中描写乐曲历时性的起伏变换旋律,包括演奏的动作和曲调的程序。正如 “初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具体到演奏动作和曲调名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里集中了繁复的听觉印象,表现了应接不暇之感。白居易的天才在于对赋体对仗的节制:恰当的对仗,右伴之以错综。从对称的句式,到连贯性的“流水”略带历时性的错综,使得这八句既有统一又不单调。

        前四句大珠、小珠和玉盘是以物质的贵重,引发声音的美妙联想。与“急雨”“私语”联系,就有了情感含量,对比之中逗起对应的情致联想。这几句以听觉的美为主,而后四句是视觉图画(花底流莺、冰下泉流)和听觉声音(莺语、幽咽)交织的美。种种意象叠加,引发美好联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潜在意识的积淀。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仅如此,白居易惊人的笔力还表现在正面强调了过程性,这是音乐与绘画的最大区别。他的伟大之处在于,用文字表现了音乐的连续性之美和停顿之美,而这种停顿,既无声音,又无图画,恰恰又超越了旋律的抑扬顿挫的连贯性之美。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他的突破在于,第一,从“冷涩”这不美之声中发现诗意,找到两个天涯沦落人的共同载体;第二,“凝绝不通”的中断里发现音乐美。声音渐渐停息,音符的空白却是情感的高度凝聚,声音的渐细渐微却是主体心理的凝神专注,且“幽”——听不见(愁)和“暗”——看不见(恨)为特点。通常情况下被忽略、沉入潜意识的空档,转入了内心凝神的体悟。“此时无声胜有声”才成为千古佳句,而且蕴含着哲理的停顿。停顿之所以有力,是和前面音响强烈的反差。而且若有若无的戏剧化停顿,又开启了下一个阶段的紧张旋律。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有声旋律出现的突然性(乍破、突出),增加了戏剧性的冲击力。贵金属的破裂和冷兵器的撞击,具有强烈的动作性,从而表现了旋律和节奏的动态,写进了骤然的停顿和突然再度掀起的冲击力。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第二次休止停顿,不但是响亮的,而且是破裂性的。这种破裂,不同于前面的渐次变化,是高亢而凄厉的。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除了音乐的结束,更有停顿造成的心理凝聚效果,听众被感染的程度并没有因此消减。境界是宁静的,恰恰暗示了一双出神的眼睛来洞察一切。

图片发自简书App

        白居易把音乐写的文采华赡、情韵交织,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于无声中尽显有声之美,于长歌中间穿插短促之停顿,于画图中有繁复之音响,的确超凡脱俗,空前绝后。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文字摘录、有感于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8年2月1日14:25分,奶奶离开了我们。接到电话是前一天的晚上,我后悔没有买当天晚上的票直接赶回家,第二天...
    寻觅一路阅读 489评论 0 0
  • 出门坐公交,车上人很多,只能站着,离我不远处站着两位穿校服的学生,一男一女,年龄大概读高二或高三的样子,我估...
    智慧最美阅读 230评论 0 1
  •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1.观察 2.感受 3.需要 4.请求 感激的表达方式,包括三个部分: 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
    若愚_950d阅读 281评论 0 0
  • 听到这个消息,我感觉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因为我们5年级因为军训的场地装修,错过了一次良好的军训机会。这次真是一个千...
    番茄炒蛋饭阅读 2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