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自私出发抵达无私之境

  第一章从自私出发抵达无私之境

  严复在《严复集》里有一句这样的话:物竞者,物争自存也。王东岳先生在《物演通论》递弱代偿原理中更进一步诠释:万物求自存。

  我很认同这个观点,在我们已知的宇宙中,万事万物都会力所能及保持自我,寻求一种相对稳定的形态,获得存在感,这种存在感映射到人类身上就是生活的常态与安全感。

  譬如自然之一草一木,致力于保持自己的青翠;譬如岩石经万年风霜,维持亘古不化;譬如寒冬之水珠,凝结之后,不想融化,融冰之水,不会自主干涸蒸发,又如尘土坷垃也不想被水滴侵袭,化为稀泥。一切物质当呈现某种状态,若非外因诱化,足以支撑着保持固有的面貌,人与动物亦是如此,力求保持最佳的生命状态,非常自我保持着当下的感觉。

  假如时间静止、空间凝固,万事万物不喜不悲,势将永恒,就像广告语:钻石恒久远。矿物、植物、动物莫不如此,而对时空领悟更为强烈的人类来说,岁月荏苒、沧海桑田、容颜苍老、生命消逝,这一切充满了哀愁与伤感,也从未放弃过永生的念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问天,没有停止过对世界的探索,对生命以及意义的探索。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是谁?我能做什么?然而人生短促,不到百年。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疑惑,每个人都想得到更多的权力、资源与财富,每个人都想活的更长久。从秦始皇到当代科学家富豪们,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长生的追求,每个人都想保持自己最理想的状态。

  自存几乎堪称物质的本性,但在时间轴上,过去已经死亡,未来还未到来,我们只能活在现在,很不幸的是,现在似乎一直不曾有过,当你说现在时,时空早已变迁,一切正在成为历史,自存也成为一种记忆的延续。

  我们似乎一直在变化之中,日月轮值,寒来暑往,握紧拳头出生的婴儿,无可奈何撒手而去的老死,《周易》世界只有变化才是不变的。宏观上感觉不到的变化,在微观上确实瞬息万变,譬如在阿秒内观察,万事万物早就沧海桑田,但不管如何变化,我们依然念念不忘‘自我’,似乎心无外物,也许就是阳明先生所言: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如果感觉此话费解,你就当‘吾心’就是宇宙法则,就是萦绕自我存在的那种‘状态’。吾心若不在时,宇宙似乎也不在了。即便在,也似乎与吾心再无关联。万物只有自存时的状态,是吾心的观照,吾心领悟到这种状态的运动与静止时,这或许就是生命与存在的意义,逝水年华只可追忆,未来只能想象,当下又如此摇摆不可捕捉,我们所能领悟的只是当下这种状态,并力求维持自己理所当然的最佳状态,这就是我们人类认为的自私,也是天道,天道无私,转化为人道时,才呈现一种自私的态势。而一当这种态势被转化或无可奈何形成转化时,也就是不受吾心所控制时,那就是天道本来的面貌‘无私’。

  因此而言,自私与无私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吾’涵盖的大小区别以及‘心’的动静两种状态。何为吾的大小,于个人而言,组成的所有器官是一个个小我,于地球之吾而言,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是一个个小我?于太阳系而言,日月地球金木水火星是一个个小我,于银河系而言,所有星辰是一个个小我。而心的动静也是相对而言,我们睡觉时,似乎是静止的,但组成的器官细胞无时无刻都在运动变化,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地球的运转,运动与静止似乎都是心的感觉与变化。

  人类孜孜不倦探索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意识的起源,这必然是无解的,因为宇宙无法给予处于宇宙之中的人一个独特的视觉,使得我们人类能够跳出宇宙来观察宇宙,跳出生命来观察生命,有人提出世界本来就是虚拟出来的,就像我们打造一个游戏,给予游戏中所有角色以‘生命;我们掌控游戏里的一切,甚至又可以毁掉游戏中的一切‘生命’但我们又能巨细无遗感知游戏中的生命么?又譬如,我们相信造物主的存在,是祂创造了世界创造了生命,但祂又能掌控祂所创造的一切么?祂能够消除造物者悖论这个bug。

  与其说人类一直活在各种困扰之中,不如说活在自己的悖论之中,或者活在自己预设的逻辑与观念之中,也就是活在意识里,阳明先生说心外无物,我们虽然极力探索宇宙的本质生命的本质,却一直在切割自身与宇宙万物的联系,时下有句俗话:既然无法反抗那就学会享受。我们既无法穷尽本质(掌控一切),也无法割裂本质(摆脱一切),独立而存在(彻底自由),那就好好活在当下。一切皆是因缘,一切都是彼此的感觉,这就是世界存在之道,生与死,动与静,得与失,美与丑,善与恶,其实都是我们不得不设立不得不模拟出来的一种生活逻辑,卢梭说没有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自由不受约束时,也就失去了与外物的联系,罗翔说“真正的自由是自律的自由,不是放纵的自由。你想在人间放纵时,必然损害他人的自由这样的自由,所以自由与约束就像钢锯锯木,而自律就是自由与约束恰到好处的力度,结果就能将木头切割成我们想切割的形状。

  天道自然,就是对自然恰到好处的自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是不存在善恶好坏的,一切都是遵循本道而行,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都是观察者自身定位都是观察者效应,或者说善恶好坏美丑就是一种叠加态,也像周易八卦图一样,静止固定时,你看到截然不同的阴阳双鱼,运动时就是叠加混沌。

  所以一切对立的概念,如人性善恶论、公私之辩,我感觉一切争执完全没有意义,他们都忽略了事物变易之规律。万事万物拥有了自身形态之后,也就相应拥有了自己存在之特性,这特性必然以维持自身为最基本,但随着变化,万事万物又无可奈何与其它事物彼此影响,其‘独立而自私’性逐渐衰减,不再强势递增而来的就是无私,自私彻底走向无私之途。反之,所谓的天地不仁的无私,因个性的差异与地位,无私衰减,递增为强烈的独立、自由与自私。

  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尤其最后: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里就很好诠释了自私与无私的关系。万物运作不辞辛苦,不拒绝其它事物渗透演化,无声无息,如春风化雨,无私地奉献了‘自我’,自私不见了。

  很多人津津乐道于大公无私,大公无私诚然是一个理想的好状态,我们整个社会也必然走向高度合作的状态:无私之境。然而无私之境,是需要通过自私之途的,我们可以想象无私之境,但却无法想象无私之路,即便有,也是陷阱重重,强盗骗子出没。想起网上一个段子,如果今天全国每个人给我一元钱,明天换一个人来,大家不都发财了。看看,这人的提法多大公无私啊。但结果,如果大家都信了他,他就成了最自私的亿万富翁。十四亿,每天的利息足以让他十倍百倍偿还给所有人,但十四亿人得排多久?有人得排到383万年以后。当然这种大公无私的倡导也并非没有合理的空间,譬如以集体国家的名义时,所有人都会想,这算是公共性的,于是,坦然接受。

  也正因为公共事业的出现,人类社会的结构,就会极力宣导这种人之初性本善、大公无私的教导,而极力摈弃性恶论抑制人民的自私观念。但这显然违背了客观事物的发展,属于拔苗助长,属于矫枉过正。自然赋予了万物自存之道,让万物维系自我的同时,也用她的大手一挥,也将变化之神奇的药水进行一一浸泡,因为自然不想看到一成不变的固有,在她的眼里,那不是生命,死气沉沉的世界需要一种变化,让万物进行自我肯定的同时也要进行自我否定,就是让万物进行各种程度的变化,有私变无私,无私孕有私。自然赋予万物自私的本质,也赋予了万物无私的空间,让自私支撑己身成长,又让自私在合作之不知不觉消亡,化为无私,这才能成其为公、大公。

  所以我们认识到这一点,那就是说从自私出发,然后去洞察这个世界,然后就是说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是要一要相对和谐,寻求一种彼此稳定的状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夺于人,又古人云,人不利己天诛地灭,这是说天地早就教会你如何利己,你自己都不能保全自己,难道还想靠别人来保全?所以天地绝不会额外垂顾你,天地也不会专门针对你,抛弃你。自私也匆匆,无私也匆匆。我们能抓住什么?就像观察光子一样,我们看到的粒子与波的两种形态一样,在阿秒内观察,一个电子就像幽灵一样,你看不到它停止的状态。

  人类任何个体的首要原则是成就自己,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他人,成就他人也就是成就自己。自私利己时不损他,无私利他也是深层次的利己,合作的前提就是让一己之私与他人之私相安无事,而众人之私和谐共存时也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大公无私,大公无私不是说自私被消灭了,自私与无私就像皮肤与毛发,皮是自私,毛发是无私,大公无私的前提,就是你自私的同时又能自律,才有大公无私的可能。无私相当于所有自私的集合,是一个总分母,自私是一个个小分子,平衡状态下,这个比值等于一,分子之和等于总分母,也就是说大私等于大公。如此一来,我们又何必以大公无私之名对自私自利口诛笔伐,进行残酷的迫害与打压,也无须额外倡导消灭自私,当你抹杀一个个自私之分子时,这大公的分母又为谁服务,为哪个自私的个体得到‘大公’无私的馈赠呢?这就更容易出现如下情况,掌控总分母的力量想方设法贪墨分母,又总是让一些分子无法享受分母的关爱。恰好验证了那个句式:以无私之名行自私之实。这既违背天道也是违反了人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心,万化生乎身。天性,人心;人心,...
    code_w阅读 704评论 3 4
  • 文丨鄢一龙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原文载丨《中国政治学》2020年第三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琴诗书画阅读 798评论 0 0
  • (采访外星人)第一部(下) 第三集:宇宙公务员考试----设置一个超简单的拥抱宇宙的思路 咦,为什么直播间里飘着一...
    永恒进化过程阅读 525评论 0 0
  • 前1:说文解字的成分居多,过于专业。可以看看,毕竟是考据了众多文章,对词语有个人的解释。 前2:关于道德经看的最后...
    Recycler阅读 901评论 4 3
  • 字符串 1.什么是字符串 使用单引号或者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集就是字符串。 引号中单独的符号、数字、字母等叫字符。 ...
    mango_2e17阅读 7,547评论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