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老师的《可复制的领导力》,提到了中西方管理的不同之处,其中就讲到很有趣的一个点——“布置任务”。
虽然说的是是西方管理,但其实应该要讲讲日本企业。因为他们也是把西方管理模式践行得很到位的。起草《华为基本法》的包政教授,曾经讲过一个有趣的例子:日本公司的上级给下属部署任务,有一个明文规定的“五遍标准”(笔者总结成这个词):每次交待任务,要重复五遍!这要是搁在咱们这儿,可真是要被批“啰嗦”了,哈哈。
那“五遍标准”是怎样的?
1、WHAT“何事”:
上级召集下属,先说一遍任务是什么。
2、REPEAT“复述”:
接下来,让员工复述一遍这次的任务是什么,以检验员工有没有听进去了,是不是真的听懂了。这里就开始凸现中西方管理者的不同之处了———咱们很多没有系统学过管理学的老板,可能会在说完任务后,说:“明白了是吧?别让我说第二遍哦。”然后员工大气不敢吭一声,连忙点头称是“知道了,这就去办”,转身就去干活了,带着似懂非懂的理解…一个任务全靠“悟”?!结果会不会如老板所愿,员工可以出色完成任务呢?
3、OBJECTIVE“目标”:
第三回,让员工讲出他所理解的该任务的【目的】是什么,以检验员工是否对任务的结果有清晰的愿景和目标。
4、RESPONDING“反应”:
让员工预判该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汇报上级,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自己做决定。这非常重要,等于事前“打预防针”,也给予了员工明确的行动权限,同时检验员工的灵活应变能力。如果不这么做,到时候又可能出现老板责备员工“你干嘛这样做,为什么不跟我汇报”之类的尴尬场面…
5、SUGGESTION“建议和想法”:
最后一次,让员工说出,如果让他来操盘这件事,他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和建议。这也是能让员工先以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情,又能拉升员工的代入感,从而发掘到一些上级看不到的点,或者一些新的想法和创意。
“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好像把任务连续说五遍有点“像在侮辱员工智商”。但花上一点时间,让员工对任务有更深入的感知,比起只说一遍的效果更好,也更有可能收获原先设定的预期结果。
其实,这样的“五遍标准”,也是日常工作与生活可以借鉴的“沟通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