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亚平宁半岛上的明珠,意大利在我们的感知里亲切而又神秘,她存在于《罗马假日》中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的深情拥吻中,存在于朱自清《欧洲杂记》的绵长感悟中,存在于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中对陆小曼的漫漫相思里,亦存在于我们的向往中。
漫步罗马
罗马假日是我大一看的电影,后来又看了几遍,古罗马在今日依旧璀璨耀眼。在此更正,许愿池不在布拉格,是在罗马~特雷维喷泉位于意大利罗马的三条街交叉口,因为喷泉前面有三条道路向外延伸,而特雷维喷泉的“特雷维Trevi”就是三岔路的意思,也正是喷泉名字的由来。许愿池喷泉是罗马最后一件巴洛克式建筑艺术杰作,是罗马境内最大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喷泉,也因此成为罗马的象征之一。

许愿池在电影《罗马假日》风靡全球后闻名世界华丽的雕塑和瀑布般的水幕交融在一起,令人迷醉。去许愿池那天我早早准备了几十个硬币,后来许的愿有世界和平~


喷泉边上找到的是一家百年老店,必须打开赫本同款冰淇淋,味道非常多,猕猴桃味的有点酸,草莓芒果口味佳。


午后的阳光下,漫步在充满文化气息又罗曼蒂克的罗马街头,像是在浏览一篇浩瀚悠长的历史之书,触动着你的心。继续穿梭在罗马街头,来到位于罗马市最中心威尼斯广场。在这车水马龙的广场上,你会被广场上洁白的大理石建筑惊艳。

威尼斯广场位于罗马市中心的圆形广场。这个广场的正面是绰号叫“结婚蛋糕”、“打字机”的白色大理石建造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为了庆祝1870年意大利统一而建造的纪念堂,耗时25年才建成。16根圆柱形成的弧形立面是它最精彩的部分,台阶下两组喷泉寓意深刻:右边的象征第勒尼安海,左边的象征亚得里亚海,中央骑马的人物塑像就是完成了意大利统一大业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建筑物上面有两座巨大的青铜雕像,右边的代表“热爱祖国的胜利”,左边代表的是“劳动的胜利”。无论日晒雨淋,总有两名士兵纹丝不动地在这里守护着无名战士墓。

斗兽场是罗马的象征,也是现存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从外部看,罗马斗兽场由一系列3层环形拱廊组成,最高的第四层是顶阁,这是全世界唯一一座四层斗兽场。


君士坦丁凯旋门坐落在斗兽场西侧,是罗马城现存的三座凯旋门最晚的一座。千年逝去,已是残迹斑斑。凯旋门的里里外外充满了各种精美绝伦的浮雕,是罗马各个重要时期的雕刻,是一部生动的罗马雕刻史。


罗马,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行走无疆》罗马假日的篇头所说“世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浑朴、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奇崛、神秘、壮观、肃穆……其中不少城市还会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词产生争逐,只有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受用,只让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高位上,留给那座唯一的城市。这个词叫伟大,这座城市叫罗马。伟大是一种隐隐然的气象,从每一扇旧窗溢出,从每一块古砖溢出,从每一道雕纹溢出,从每一束老藤溢出。罗马的伟大,在于每一个朝代都有格局完整的遗留,每一项遗留都有意气昂扬的姿态,每一个姿态都经过艺术巨匠的设计,每一个设计都构成了前后左右的和谐,每一种和谐都使时间和空间安详对视,每一回对视都让其他城市自愧弗如知趣避过。因此,罗马的伟大是一种永恒的典范。
亲吻比萨
“健壮的比萨人就像比萨斜塔一样,永远不会倒下去。”这句古老的意大利谚语中所传达出的是比萨当地人对这座驰名世界的地标建筑的自豪,竣工于14世纪的比萨大教堂建筑群。不仅拥有能“对抗地心引力”的传奇斜塔,还凝结着文艺复兴前最顶尖的艺术造诣,更是一座千年古城往昔辉煌的见证者。



比萨在9世纪成为独立的城邦国家,趁着十字军东征,赚取了滚滚财富。11世纪成为与热亚那、威尼斯并称的意大利“海上三雄”之一。
路过热那亚
热那亚是哥伦布的家乡,路途中丢失了我的水杯小绿,所以在热那亚住的那晚,逛了一个大超市,买了一个保温杯,后来不再使用,却保留至今。


邂逅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运动的诞生地,世界著名艺术之都,我很喜欢它另一个名字“冷翡翠”。全市有40多所美术馆和艺术馆,60多所宫殿和大大小小的教堂,如果你喜欢艺术那你一定会爱上这里(我对此一般般)。历史上有许多文化名人诞生活动于此地,比较著名的有诗人但丁、画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科学家伽利略、政治理论家马基维利、雕塑家多纳太罗等。这里也有佛罗伦萨女性美的最佳范例维纳斯的诞生和最佳男性美的范例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像”。


佛罗伦萨的地标是圣母百花大教堂,主教堂外部使用色调深浅不同的白、绿和粉多色的大理石铺砌而成,色彩斑斓而和谐,曾被评为世界上最美的教堂。其圆顶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砖造穹顶,在托斯卡纳大公国时期,据说其阴影能覆盖整个托斯卡纳。穹顶内部是画家乔尔乔所绘制的巨幅天顶画《末日审判》。后来米开朗基罗在罗马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圆形穹顶却自叹不如:我可以建的比它更大,但却不能比它更美。陪伴巨大的主教堂是一座素雅的钟楼,因为它由大画家乔托设计并监工,因此也称之为“乔托钟楼”,外墙铺白色大理石,纯净优雅。它与罗马帝国的万神殿、文艺复兴盛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并称古代欧洲的三大穹顶。唐嫣夫妇的婚纱照就在此拍摄,焦糖感觉不错。


大卫是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西方美术史上值得夸耀的男性裸体雕像之一。雕像面色坚毅,上唇和鼻子附近的肌肉紧绷,眼睛全神贯注地望着远方,身体中积蓄的伟大力量似乎随时可以爆发出来。但他的身体却是放松的姿态,重量都在右腿上。面色的紧张和姿态的放松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有着一种“静中有动”的感觉。米开朗基罗在这里塑造的是人物之间产生激情之前的瞬间,使得他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讲真佛罗伦萨不是我的菜==,逛得也比较疲惫,但是面很好吃~


轻抚威尼斯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四章第一首--拜伦
我正站在威尼斯的叹息桥上;
一边是宫殿,另一边却是牢房。
举目望去,许多建筑从河上涌现,
仿佛魔术师把魔杖一挥,出现了幻象。
千年岁月围抱我,用它阴暗的翅膀;
垂死的荣誉向着久远的过去微笑,
记得当年,多少番邦远远仰望
插翅雄狮国的许多大理石城堡,
威尼斯,就在那庄严地坐镇着一百个海岛!
水城威尼斯,一直觉得应该是个很浪漫的地方,可惜我们乘船前往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暴雨,旅途又多了几分窘迫。



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宛若默默含情的少女,眼底倾泻着温柔。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威尼斯有着"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

威尼斯到目前为止有404座桥,这些桥的造型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有的如游龙,有的似飞虹,有的庄重,有的小巧。其中最著名的是利亚德桥,造型为单孔拱桥,用大理石砌成,建于1592年前后。桥长48米,宽22米。它曾出现在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文学巨著《威尼斯商人》记述的就是发生在这里的 故事,几个世纪以来,《威尼斯商人》不断被后人搬上电影、电视,以话剧、歌剧等形式流传于世。


在坐贡多拉的途中,路过了著名的叹息桥。叹息桥的外观很奇特,过桥的人被完全的封闭在桥梁里。叹息桥两端连结着当时的威尼斯共和国总督府(都卡雷宫)和威尼斯监狱,是古代由法院向监狱押送死囚的必经之路。它的造型属早期巴洛克式风格,桥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有两个小窗,当犯人在总督府接受审判之后,重罪犯会被带到桥另一边的地牢中,在经过这座密不透气的桥时,只能透过小窗看见蓝天,从此失去了自由,不自主的发出叹息之声。

圣马可广场,凡尔赛回廊。。这就是圣马可广场,它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圣马可广场东西长170多米,东边宽80米,西边宽55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呈梯形。它们造型的优美、和谐,石雕的生动、逼真,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广场南、北、西三面被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环绕。这些建筑和谐优美,建筑物上的石雕生动逼真。东面耸立着高98.6米的圣马可钟楼和融东西方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圣马可教堂。西面是总督宫和圣马可图书馆。严整、华丽的总督宫,用粉红色和 白色的大理石砌成。总督宫是威尼斯国家元首的府第,也是大议会和政府的所在地。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明珠。它最美丽的时候是上潮的时候,一片潮水如同在广场铺上一面巨大的镜子,使所有建筑像镶嵌在水晶或玻璃中间,显得更加玲珑剔透,光彩照人。加上周围咖啡馆的露天陈设,游人们鲜艳的衣着,五光十色,上下辉映,形成了一幅极其迷人的图画。广场上,母亲们带着孩子在水中嬉戏,年轻人脱去鞋袜来回奔跑;大群大群的鸽子,时而簇拥在地上觅食,时而又带着扑扑拉拉的振翅声,飞满整个广场的上空。


如果是夏天可能会更好,夏天的阳光会更加明媚,灿烂的阳光下,威尼斯应该不至于像秋冬季这样的灰暗和残破。

意大利的每座城市都各有各自的美丽,又透出着相似的内涵。漫步其中,如同置身芬芳的艺术海洋。关于意大利的一切,总是被披上浪漫的外衣,我们都期待着与故事的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