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假期结束,朋友圈里有关马云的一则消息炸了,标题醒目:“2000万美金报答200元恩情”。乍看标题,足以触及灵魂,引发遐想。别人穿越,都去汉唐明清,男的凭着才高八斗,称王拜相;女的凭着心细颜好,群星拱月。我要穿越,只去20年前,攒下200块,请马云吃顿好的。
这种朋友圈的信息,我通常都是一笑而过,不会打开。直到最近门户推送信息,我才了解详情。原来是马云在年轻的时候,结交了一位名叫莫利的异国忘年交,两人书信往来,交流不断。莫利也通过书信不断的指导马云英文写作,并邀请马云来到澳大利亚来参观做客。着实费了一番周折后,马云如愿以偿,踏出国门,开始了传奇的人生。如今,马云功成名就,家资巨万,而莫利先生却已经作古,一方面为了缅怀老先生,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马云在老人家乡的大学设立奖学金,资助渴望续写传奇的年轻人。
这则新闻很感人,但仿佛有很多读者在刺眼标题诱导下会错了意,评论也酸的莫名其妙,“那个年代就有机会出国见世面,难怪能成为今天的首富”。仿佛马云是凭借这个机会才成就了人生,而事实恰恰相反。在后续的报道中,故事逐渐丰富,沉浸在英语学习中的马云迫切希望练习口语,便在西湖边活捉了一头雾水的外国父子;渴望出国的马云在北京的地下室里苦苦蜗居了整整一周,通过多方努力才拿到的澳洲签证。不是“见世面的机会”成就了马云敢想敢做的一生,而是马云敢想敢做的一生必然包括把握住这次“见世面的机会”。
我们在观察时代翘楚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犯两种错误,要么,攀比他们的长处,要么,对比他们的短处。
前者,马云的英文这么棒,我怎么学习才能赶得上?
后者,比尔盖茨大学都没毕业,我要辍学了也无关痛痒。
这两种看似相互矛盾的心里,却完美的融合,共同指向了同一个结果:算了,不学了!
我有这样一个朋友,在一个行业干的久了,萌生了换工作的想法。但迟迟没有动作,几杯酒下肚,吐露真情:一旦换了工作,收入降低是必然的,还要从零做起,专业不对口,比一个刚入行的应届生还要不如,每天心情糟糕,妻子孩子照顾不到,父亲母亲也要担忧。三十好几的人,一个冲动,全家人都要跟着遭罪。一声叹息后,再火热的心也被搅得冰凉。
新年后,调侃了多年的“奔三”终于成真了,钟声敲响时,自己不只告别了曾经的岁月,还模糊了曾经笃定的多彩人生。寂寥无人的时候,我把朋友的话翻出来仔细的想,每一句都流露着人到中年的无奈。一字一句都显得悲怆。“当年万里觅封侯,如今卧听风吹雨”。我越是品味,就越是认同;越是认同,就越是哀伤。
我不自觉的把朋友的话写在纸上,盯着良久,竟哑然失笑,第一句的想法跟最后一句的结果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仅仅是想着换个工作,我们可能会遇到工作上的不如意。但如何能牵引出全家境遇。推导的每一步都建立在毫不相关的悲观臆想上。新环境,不同往昔,心情怎么会非常糟糕?新工作,难挑大梁,怎么就必然照顾不到妻儿?新行业,又不违法,怎么会让父母牵肠挂肚?不是新工作有多么可怕,而是自己的设定就非常可怕。
原来在新疆时,百无聊赖,背过《新概念》,第三册有一篇《New year resolutions》(新年决心),主人公想在新年定一些小目标,但往往还没有行动,或者刚刚实施便草草收尾了,我发现自己的故事大多如此,理由千种万种。归根结底,就是自己心底缺少这样一种敢想敢做的主旋律。
另外一种情况,就更有意思了。总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短板比我更差。如今我放纵一点,或者怯懦一点,都没关系。于是,我们记住了刘邦是个混混,朱元璋是个和尚,郭沫若没有气节,钱钟书不会算数;牛顿晚年笃信神学,爱因斯坦枕边有个特务,莫扎特整天借钱,爱迪生乱发脾气。对比了他们的缺点,我们发现自己还不错,于是停留在过往,该做的事情还是没有做。
我最喜欢的一部美剧叫做《无耻之徒》,剧集里边的每一个角色都能把自己的生活搞的一团糟,顺带毁了周围,我很入戏,从心里关心他们下一集会不会好起来,或者下一季能不能有改观。对比他们,我们人人都可以说是好人,我们谨慎小心,不会荒唐的胡闹,但却没有他们活的精彩。一家人生活在美国的最底层,但却无一不是敢想敢做之人,哪怕再荒唐,再异想天开,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便一往无前。这就像是费劲心力完成了一幅画作,但转念之间,心里出现了更美的画面,旧的一幅便被毫不留情的毁掉重来,而新的画作却一塌糊涂。
做一个敢想敢做的人很难,同样,彻底克服这两种情绪也很不易。王健林有“小目标”,马云犯过“大错误”,刘强东“不懂美丑”。他们一路走来,敢想敢为的答案既纯粹又质朴,就是没想过那么多,就是付出了,就是收获了。
新的一年,我也要做一个敢想敢为的人,简单的付出汗水,简单的收获成长,不会轻描淡写,也不必斩钉截铁。Just do it.
我的梦想有多大,你们知道么?因为我低调,我也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