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步步为营》(美)文迪·简·汉森
亚里士多德:我们只是在模仿动作。然后又说:“模仿的对象是动作中的人。”人物就是人。无论是为何种媒介而写,它们都集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类。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人物的完整概念和人的性格以及人们做出的或者避免的选择有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鼓励去理解人们显现的行为背后的心理依据。“为什么”可能是对编剧而言最重要的问题。“你的人物做这些事情,是否符合他们的性格处境?或者只是因为你要他们这样做?”
1、干扰事件:在戏剧中,故事一开场,一个两难处境或者危机发生,扰乱了人物的生活,它导致问题发生,而
角色必须试图解决——在一些资料中将这称为“突如其来的事件”获“激励事件”。
2、人物成长:干扰事件赋予你的人物,特别是主角,以一个追求的目标。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他们所获
得的经历使得他们成长与改变。这就是“人物的成长”。而它往往是以干扰事件作为起始点的。
3、可信度:“写你所知道的事实。”
4、为故事创造可信的人物:原创思想和真实人物(1)所有的人类情感都是一致的,改变的只是环境(时间、
地点、目的、生活情况)和紧张的程度。(2)你个人经验王国的疆域比你想象中的更为广阔。除了想象力之
外,个人经验也会作为辅助工具发挥巨大效用。
5、 神奇的“如果”:戏剧性问题的提出
6、光荣属于希腊:主角与对手之间的戏剧冲突是古希腊戏剧的核心,在现代戏剧和电影中,这个传统保持不
变。一部电影至少有两个人物他们的冲突,使得故事通过冲突向前推进的戏剧动作。
7、寻找主角和对手:无论你的故事情节由多少人物推动,主角和对手之间的核心冲突才是推动所有人物的戏剧
动作的起点。但是“主角/对手”这个模式,往往使得很多编剧新手颇感困扰。
主角:(1)面临戏剧问题并决定解决它;(2)促使其他人物做出反应,特别是对手;(3)最终解决戏剧
问题并恢复秩序。以干扰事件作为开始,才能顺利找到主角。明确干扰事件带来的麻烦,然后寻找是哪个人物抓
住机会并决定解决戏剧中的这个问题。主角拥有戏剧问题,并且试图去解决它。同时,对手接收了主角的行动并
反抗,这样就使得主角的努力受到干扰。
对手:(1)接受主角的行动;(2)领导对抗力量;(3)阻碍主角解决戏剧问题的努力。
8、插上一脚:主角引导戏剧动作,对手引导反抗力量。主角和对手是而且必须是:演员能够表演的人物(或至
少是有着人格特点的生灵,这样演员们可以进行配音)。
干扰事件:某种扰乱人物生活的困境或者危机。
戏剧性问题:主角必须采取行动并解决它。
主角:他或她如何尽力解决问题?
对手:他或者她如何扰乱并阻碍主角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