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了不起啊,这话对也不对。有些人靠运气赚了大钱成了爆发户,有的人努力了半辈子还是穷困潦倒。通常用有钱有什么了不起来,来形容爆发富好像再恰当不过。感觉上好像是对命运不公的控诉,恍惚在说你只是比我钱多一些,但是你精神的等级永远比不上我。为什么这话又不对,前一个例子是逃避了以钱为衡量标准来分高低,跳到了以精神为标准来衡量。所以感觉好像是对的。
那不对在哪呢?后一个例子,即使你努力半生要是方向不对,穷困潦倒也是很正常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搬砖的,或许一辈子很努力的搬那又能如何?面对现实以钱来作为衡量标准,那真的有钱就是比你了不起。最少他在这个时间这个节点,那些“暴发户”就是胜过你的。这一刻弱了,就要先承认然后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好。
其实这句话的错误不在于,对方到底是不是真的了不起!而是在于说这句话的人,处于什么样子的心态说的,如果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话。那还是要好好自我反省一下,自己说这话的时候,是不是心态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在给现在的自己找借口?因为这样的心态不及时改正,长期以这种方式来,使自己的感觉上好受点的话,时间久了就会犯下一个逻辑错误双重标准。你会在任何情况下不分是非的,为自己的劣势找到貌似合理的理由,来抬高自己偏低别人。
再比如在电影行业,有些导演一直致力于拍摄自己梦想中的电影。而宁愿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们中有些人就一直鄙视那些以商业为目的拍电影的导演。那些热卖的电影可能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为吸引眼球拍的,但是要是说所有大卖的电影都是没有艺术价值的就太过来。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有钱就了不起啊,有些爆发户可能是靠运气获得的财富,他们的文化素质或许真没有跟上他们的财富等级。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以他的人品和素质的高低,就贬低他们以正当手段获得而来财富,那就又犯了诉诸于人品的逻辑错误。他们素质可能真的不如你,学历不如你,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他们勇于在实践中获得财富的宝贵精神。
或许你会看不惯他们大手大脚的挥霍,认为那些钱迟早会被他们败光光,即使真的会那样也与我们无关,我们要做的只是学习他们强在哪里,发现他们优点并学习它们。既然那么讨厌他们的缺点,那就更应该记得住这些缺点,让自己今后的人生不要犯同样错误。废怎么大劲琢磨了半天,我们总要学到点什么吧!不然亏大了。
教皇问米开兰基罗:“你是怎么创造出<大卫>这样的杰作?”米开兰基罗回答到:“很简单,我只是除去大理石那些不是<大卫>的部分”。通往成功和幸福的道路上充满了许多的未知和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是哪些东西阻碍着我们。这些思维上的错误,就是我们人生中最该去掉的部分,那离你的<美好人生>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