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9)

【地】篇-3

-庙会

过年的北京庙会,红火热闹,祥和喜庆。对庙会的记忆不多,但特别深刻。

有一年和爸妈带着儿子去龙潭湖庙会,放眼望去,收入眼里的就是一副年画:

孩子们被爸爸们架在脖子上,五颜六色圆形心形气球,哈利波特的魔法帽,各种硕大的毛绒玩具,穿着红肚兜的年画胖娃娃,风车风筝,兔爷漆器,爆肚羊肉串奶油炸糕炸鱿鱼……人头涌动,香味扑鼻。

儿子在玩具摊前是走不动的,满地摆放着的玩具一大片,有声没声的,能动不能动,恐龙奥特曼四驱车……让他眼里放着光,看这个看那个眼睛不够使的。

他拉着我,指指这个指指那个,问我,妈妈这个贵吗?这个呢,贵吗?

当时摊主看着这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说哎呀这小孩儿真好,真仁义。

又一年去地坛庙会,停车找地方就花了一个小时,进去没多会儿,就出来了,人太多了太多了。

/

20年后。

我们家门口就是公园,每年都有庙会,我带老爷子逛。

再不因为停车发愁了,走着就去了,可省了大事了。除了传统的节目,还多了国际风情节,哈哈,除了轿子京剧狮子高跷,老外表演的节目也进庙会了呢。

怕老人家冻着累着,大概齐逛逛就赶紧问,行吗冷不冷累不累,要不要回?我给老人家买了个棉的插手,就是棉圆筒,把手插进去抱在胸前那种东西,官名叫什么我也不知道,到现在还留着。

看到很多拿着大炮照相机采风的,嗯,我心里说,眼里有活儿的一定能出作品。

我用手机照过一张,摊位上赫然几个大字:杀价时,请撒娇!(如下)

好喜欢庙会带给人们的浓浓年味,那处处可见的大红灯笼,红红的美美的,帅帅的暖暖的。

寺庙里的庙会,我们常去的是东岳庙。

特别热闹,除了公园庙会的所有节目外,还有礼佛的香火。

我印象最深的是祈福牌,小小的长方形红牌,挂了一片。在国外看到同心锁的时候,我想起的就是过年东岳庙的祈福牌。


-书市

我喜欢北京的书市,自己单独去公园,一定就是去书市。

有几年书市一直在中山公园(还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忘了),后来在地坛,每次去都买到拿不动才罢手,书价真的便宜很多。

近几年,书市开在了我家附近的公园里,太幸福了。

今年六月份那期我去了,较之往年,摊位和人都少了很多。四大名著四本50元,我又买了一套。

和年轻时候不同,买的不再是工具书专业书,都是小说了。《大江大河》……,留着一本一本慢慢看。


-商店

如果现在广东亲人来北京,我真不知道带他们去哪里逛商店了。

很早以前,游客们去东单王府井的时候,我们去西单,游客们去西单的时候,我们去秀水。

很多老外去秀水淘宝,早期摊主们拿着计算器说价格做买卖。

有个众所周知的段子,老外看着计算器上的数字摇头嫌贵,摊主说:那您说HOW MUCH?

再后来,到那条露天的秀水街搬进就地盖起来的新楼时,摊主们的英语已经非常流利了。

/

近年除了超市,我逛实体商店的次数少太多了,手指头都数的过来,这状况没有十年,也有七八年了吧。

我网购早,每次我得意洋洋的让我家队友猜价格时,他总说我被骗了。我说你摸摸这是棉的不是纸的,商场里一样一样的三四百我七八十就买了,没人骗我啊。

反正学会网购后,逛大商场买东西的快感是彻底没有了,原来还会动动心攒几个月下决心买的东西,现在连看都不看了。

我明白贵有贵的缘由,但作为消费者网上有物美价廉的东西让我买,why not?

而且网上商店不关门,我夜里一觉醒来摸到手机都能买东西,动动手指,再重的东西过几天也能出现在家门口,why not?

我买过的东西来自祖国各地世界各地,有次我好奇买了以色列的膏油,咱家清凉油大小。当然代购肯定贵,但咱不是在家没动没花机票钱么,why not?

网络经济冲击了很多综合大型商场,但愿他们能开动脑筋杀出条血路,与时俱进用新思路打造出一片新天地。

疫情期间,老实在家待着连超市都不去了,app上一订,没多会儿快递小哥送货电话就打过来了,东西就在小区门口了。谢谢快递小哥,辛苦了!

(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