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员外出作业之安全保障

随着环境保护在人们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环境监测行业也在近几年高速发展。环境监测人员(特别是野外采样人员)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危险。由于经常进入到各种工业企业中采样,工作环境差,环境监测人员接触各种危害因子的机会比一般人要多,在工作中常会遇见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问题。例如环境监测人员经常深入到企业的生产一线去进行采样,面临的污染物浓度比外界环境要高很多倍,会遇到污染物中毒的危险或有害气体在体内积累产生慢性的远期损害。如果这些问题不提高重视程度,防患于未然,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一看环境监测人员在环境监测整个流程需要了解掌握的安全防护知识。

图片发自简书App


1.现场监测前的安全防护准备

①已知有害物质的防护准备  防护设备如防化服、防毒面具、橡胶手套等。

②未知有害物质的防护准备  防护设备如正压式呼吸机、全方位安全面罩、重型防化服、橡胶手套等。

③辐射的防护准备 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防护服装、防护眼镜、电磁辐射防护屏等。

④生物性防护准备  主要做到生物防护,准备好防护口罩、橡胶手套、手电、棍棒、消毒药品等。

⑤高空监测防护准备 需要准备便利的工作服、软底防滑鞋、安全绳、有条件的最好使用自动升降梯。

⑥高温监测防护准备  准备好饮用水和防暑药品,尽量不要穿胶底鞋,现场高温燃烧状况时要戴防护眼镜。

⑦水体监测防护准备 在常规地表水、环评、区域环境调查等监测工作中,监测人员需要进入江河湖海中作业,因此需要船只、救生衣等。

2.现场监测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监测过程中监测人需要采用机制灵活的方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危害。

①化学性防护

有害物质的伤害途径主要有吸入、飞溅、粘附、误食等引起体内器官或皮肤伤害,易燃、易爆引起的火灾事故。一般无挥发性化学污染物,主要进行手防护、身体防护。挥发性化学污染物除做好必要的手防护、身体防护外,还要对呼吸系统、视力器官进行保护。

②物理性防护

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③生物性防护

医疗废水的监测中,从采样到实验整个过程,对于病毒和细菌的防范,必须给与思想上的足够重视外,还可以借鉴医院的做法,全过程要戴防护手套、口罩,穿防护服,取水样的时候动作要放缓慢,防止喷溅。

④辐射的防护

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具有潜伏性,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后果却非常严重,伤害的是人体肝、肾、血液等免疫系统,治愈很困难。防辐射注意事项有两条,一是减少接触时间,二是屏蔽保护。因此在监测现场有辐射的状况下,监测人员必须穿好防辐射服、远离辐射源、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接触时间。

3.现场监测后的防护

监测结束后,应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消毒,做好个人卫生,避免将有毒有害物质带进自己的生活场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气炎热、潮湿是夏季常见的特点,同时伴随着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极大威胁,为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
    OK好的阅读 4,324评论 3 17
  • 今天,和好姐妹约着去看最近热映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看之前,只是知道,这部电影和《北京遇上西雅图》一点关...
    孙晓丽阅读 4,028评论 2 3
  • 你说爱我 就是要给我 我想要的生活 金鱼公主尚且敌不过 贪婪的老太婆 年轻的翅膀又怎能托起 如此沉重的承诺 魂魄似...
    海天之间_882a阅读 1,566评论 0 0
  •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唐小羽阅读 3,4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