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乐窝已有一段时间了,在不断完善不断尝试不断思考乐窝的细分定位。最早是看到国内租房市场的混乱,希望做一个东西来帮助解决这个普遍让人头疼的问题。提供好的产品体验和高质量的房源,让找房子变得不那么痛苦。但是由于创始人都在美国无法实地的做市场和运营,遇到需要实地工作的时候,大家有劲使不上,在做了无数尝试和努力,仍是效果不佳。于是我们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抛弃乐窝国内的市场和模式,甚至已经搭建好的技术平台。重新做适合美国的产品,我们决定将乐窝转移到美国,专做美国的市场,尤其是帮助刚到美国的留学生解决留学的第一件大事:找房子。在这方面我们多次经历过在美国找房的过程,也有本地的优势。总的来说,创业不易,从头到尾设计产品总是很困难,我们竭尽全力做好所有的细节,却始终不满足于我们的产品,这将会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尽管它还是有些小毛病,但是终于可以拿出来给朋友们用了。
美国找房子主要有三个问题:
第一,地理环境不熟悉;第二,语言和文化有障碍;第三,找好室友的不容易
在解决问题之前,先分享一下我第一次找房的故事吧。我09年第一次来的美国,去UIUC读工业设计,当时没到美国之前就已经开始在网上找房子了,想要在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敌方找个住的地方很困难,记得当时每天去刷Craigslist,一个个的点进去帖子,那时候大部分租房信息还是没有图片的,只有简单文字的描述。找到写的不错的,我就把地址copy到一个Google map中,去看看它到底在哪里,距离学校有多远。然后将他们一一保存到我的Google map里,把价格、描述和链接复制到地图里。
为了知道从该地到我学院楼的距离,我把我们学院的地址也标记出来,为了了解周边环境,我将学校周边的商店超市也都一一用不同的标志标记出来,花了很多时间,过程很繁琐,但这在当时是最好的办法了。
研究差不多了,因为没有实地看过,还是不放心直接定下来。我很有幸遇到非常好的同专业师兄帮忙(就是你们!曹腾,李煌),让我在他们家暂住很多天。因此我可以到了之后实地去看房子再定。经过我之前所做的信息搜集和师兄的建议,实地看房就变得容易多了。亲自看了三四个之后,就选定了。
下一步就是找室友了。房子是个四室的,来之前已经找到了一个室友,看好房子之后,又在论坛上或者qq群上吆喝,这样又找到了两个感兴趣的同学,凑齐人数就把房子签下来了。
这样的方法确实可以,可我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很多繁琐的事情上,但是如果没有我来美之前的那些研究, 如果没有那两个好心的师兄给我提供暂住,如果没有刚好也在找房子的室友,如果没有每天一遍遍刷Craigslist上的信息,都将会使我的找房过程变得很困难。
如果有更好的办法该多好啊! - 乐窝
这个经历成了多年后做乐窝的第六感。所以在做乐窝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直接利用地图界面,再也不需要一个一个copy到地图里找了。熟悉地理位置和环境,可视化的地图和街景是最直观最有效的,所以乐窝一直是以地图为核心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语言和文化不同的我们刚融入新的环境,总是不太适应。乐窝针对留学生特意设计了查找校友房源的功能,你可以查看来自校友发布的房源,缩小查找范围,找到更放心更靠谱的房子。如果你想要出租或转租,你也可以填写你的学校或者毕业学校的信息,使你的帖子更容易被别人找到。
看到感兴趣的房子之后,发愁没有室友。乐窝让你找到对同一所房子感兴趣的人,并通过微信联系对方,或者通过社交网络了解对方,解决找室友难的问题。同时你可以在自己的页面里简单描述自己的兴趣爱好,便于找到和你匹配的室友。
通勤时间,找房子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交通的便捷性了,想找距离上课或者上班的20分钟内的地方,乐窝可以帮你在地图上叠加一个20分钟能到达目的地的区域。这个功能在纽约、波士顿这样只能靠公共交通出行的大城市尤其有用。
为什么要做乐窝
最后还是要回到为什么要做乐窝的问题,乐窝和传统渠道的理念完全不同,我们相信留学是人生的一大步,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一个新的挑战。所以在乐窝,你找的不是房子,而是新生活的起点!面对新的语言,新的环境,新的朋友,不管是找房子,还是室友,乐窝都会让你更方便的了解对方。我们想让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能够因为找房这第一件大事,而互相认识,又因为合得来而成为一起生活的室友。
我们还相信好的互联网产品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再顽固的产业也会变得更加透明和平等。网络已经改变了游戏、媒体、音乐等产业。相信很快还会被改变的是金融和房产。当我发现到人们找房子还是遇到很多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我必须做点什么,改变现状。
用建筑师Buckminster Fuller的一句话共勉,
“You never change things by fighting the existing reality. To change something, build a new model that makes the existing model obso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