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暖暖。
有人说:“结婚是为了幸福,离婚也是为了幸福,单身同样是为了幸福——本质上,它们都是通往幸福的不同道路。”
既然如此,选择自己向往的那条路就好。风景不同又如何?走得自在,活得尽兴,好好享受当下就好!
但是,如果你在一个小地方,30岁不结婚,你就是“怪物”。结了婚,不生孩子,你还是“怪物”。
我一个事业有成的朋友,就因为坚持自己的选择,被她亲妈说成了“怪物”。
01
朋友明明活成了很多人羡慕的样子——在小城市有自己的事业,经济独立,能力出众,长得也漂亮。
可这些在她妈妈眼里,都比不过邻居初中毕业的女儿:“人家二胎都会叫奶奶了”。
每次回家,那些亲戚打量她的眼神,就像在看不合格产品:“条件这么好怎么还单着?”“女人事业再好不结婚有什么用?”
最让人窒息的是,当她妥协去相亲时,遇到的不是张口闭口“我妈说”的妈宝男,就是指望女方倒贴的软饭男。
更可笑的是,当她礼貌拒绝一个离婚带娃的相亲对象时,介绍人竟嗤笑:“三十岁的姑娘还挑什么?人家肯见面都是给你脸了。”
而最扎心的是,她妈妈竟然也说:“人家看得上你就不错了,你都30了,别挑三拣四的。”这句话就像一盆冰水,把她多年的努力浇得一文不值。
朋友找到我,一脸悲伤和委屈:“你说,这还是亲妈吗?”
“难道我拼命读书创业,就为了配这些歪瓜裂枣?为了精准扶贫?”
一个事业有成的女性,在小地方的婚恋市场上,居然被贬低得如此不堪。
这哪里是在催婚?分明是在用“30岁不结婚就是失败”的偏见,一刀刀凌迟她的自尊。
02
其实,朋友从来没有排斥过婚姻,在我们这个小城,她也谈过两三段恋爱。
“但是,你知道吗?”她苦笑着对我说:“每次当我想要走进婚姻,就会感到恐惧。因为那些男人想让我成为的样子,根本不是我喜欢的样子。”
“男人真的很可笑,他们往往被我的闪光点吸引,在一起之后又想让我抛弃锋芒,成为依附他们的小鸟。这是大多数男人该死的征服欲,妄想把一只鹰关在笼子里。”
“前几年我也曾迷失过。为了被爱,我拼命地改造自己。因为他说他喜欢我在外面是清醒的大女主。在他身边就是个小废物。我把自己变成一个蠢.货。”
把真丝衬衫换成幼稚的卫衣,只因对方说职业装“太强势”;推掉重要会议赶回家做饭,就为证明自己“顾家”;连去高级餐厅吃顿饭,都要被贴上“败家”的标签。
最伤人的是前任那句控诉:“你让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原来在某些人眼中,女性优秀本身就是一种原罪。
03
叔本华说,“人生所有痛苦都来自和人打交道。”
经历过几段失败的恋情之后,朋友更加喜欢独处,一个想看书就看书,想发呆就发呆,想旅行,一脚油门就可以出发。这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奢侈!
尤其是最近经历了那些奇葩相亲后,她越发体会到独处的珍贵。
她决定要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
她跟我说:“有些人的快乐来自家庭、爱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我的快乐来自天地万物,和成长的我自己。任何人都不能束缚我仅有一次的人生,我要让它活得热烈一点。”
所以,当母亲又一次红着眼眶劝说:“妈这辈子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你连个对象都不找,等你老了一个人孤零零的,可怎么办……”
她看着母亲憔悴的面容,想起这么多年,父亲在家当“甩手掌柜”还动不动发脾气的生活,轻声反问:“妈,那你嫁给我爸,这辈子……幸福吗?”
空气突然凝固了。母亲怔住的表情已经给出了答案。
她继续柔声说道:“结婚是为了幸福,单身也是。既然终点都一样,您又何必在意我走哪条路呢?”
这句话道破了多少现代女性的困境。母亲那一辈人把婚姻当作必经之路,却忘了追问这条路是否通向幸福?
04
我非常理解,并赞同朋友的做法。
我们追求的幸福,为什么总要被别人的眼光所定义?
就像有人爱高铁的准时,有人喜欢自驾的自由,本就没有高低之分。重要的不是选择什么,而是能否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女孩应该先找到自我,再考虑婚姻。人生这场大考,别因为别人都交卷了,就随便填写答案。
再说,婚姻如果真有那么好,为什么要“催”?散在大街上的钱会没人捡吗?
所以,亲爱的妈妈们,请别再用“为你好”催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标准,即便是自己的孩子,也该尊重他们的选择。
婚姻从来不是人生的必选项,与其在不合适的婚姻里消磨一生,不如在独处中活出完整的自己。
毕竟,生命的价值从不该由婚姻状况来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