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许下过很多心愿,订过很多目标。找到榜样后,去模仿他们的行为,但是收效并不是太好,反而把自己搞得很焦虑,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子成长经历,我们看到的只是他的某些行为表现,不可能完全复制她的人生经历。
我模仿的是他现在的行为,但是造成他这个行为还有很多他过往的经历,我们不可能拥有他之前完全一样的经历。所以我们在通过模仿学习别人的品行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这是有难度的事,同样的行为不可能得到跟他一样的结局。
有了这样的心态之后,就不会给自己特别大的压力,因为我们对自我发展方向有了更精确的把握。
了解学习方法前更应该弄明白“为什么想学习”。我们在学习某一项技能的最初阶段,主要是通过模仿,但是模仿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要了解清楚你为什么想学习,而不是应该学什么。比方说学英语,学英语的方法有很多,在学习英语前应该问一下自己,为什么学习英语,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没想明白,那学英语这个行动压根不会持久。
当我们模仿一个人时,尝试了解他更重要。去观察、了解模仿对象的行为习惯,从而分析其如何发展习得。是什么样的经历成就了现在的他。在这背后找线索,这个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启发,我觉得这种启发比单纯的模仿其行为来得更加重要。有了启发,再结合自己的特点,就更容易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
另外,我们太习惯思想上懒惰,行为上勤奋。看到别人新发明的一个方法,然后我们就去模仿,忘记去做深度的思考,剖析其源头和适用性,然后直接“拿来”效仿。我们参加分享会,听别人的成功路上的总结,我们希望有捷径,希望快速成长,收获更多,我们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听别人剖析复杂知识,解读一本书。这的确帮我们省不少时间,但也让我们失去了剖析和深度思考,并让我们逐渐习惯于拿来主义。于是我们越来越行动上勤奋,思想上懒惰,前进后又被打回原形,质疑后再次接受鸡汤类的刺激,再行动,再受阻。于是我们开始不自信,开始质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