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喝水吗?
首先,做个问卷调查,问下大家你们喜欢喝水吗?一天喝几杯水呢?
我是一个特别不爱喝水的人,如果不是剧烈运动我甚至感觉不到渴。感觉不到渴,我就很少主动喝水。但是周围人总会劝你多喝水,老爸老妈会说:早上起床要喝杯水对身体好。朋友圈、新闻也各种喝水多好多好的文章扑面而来。
由于“舆论的压力”,我们心里始终有个声音不断提醒我们:要多喝水。
因为“水”无色无味,喝着无趣。然后我们就喝各种咖啡、茶、碳酸饮料等。我们通过喝掺杂了各种溶质的饮料以“欺骗”或者是“安慰”自己:你看,我已经喝了一瓶可乐,两杯咖啡,这不都是水吗......
前段时间体检,尿常规里面有一项数据特别惊人。就是结晶指标超标严重。正常值0-3,而我56。而医生建议里只有六个字:多饮水,多运动。
可我每天在公司不也喝咖啡,茶,饮料吗?为什么会缺水这么严重呢?我到底该怎么喝水呢?怎么喝水才是健康的呢?我一天要喝多少水呢?
我想到了书架上一本几年前买的但是一直没有打开的书《水是最好的药》,希望书中能解答我关于喝水的疑问......
你没病,只是渴了
书中作者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巴特曼将毕生精力致力于研究水的治疗作用。他不用药,仅用水,就治愈了3000多名患者。他向美国医学学会,美国政府医疗卫生部门写信,希望能引起“缺水症”的关注,大幅减少医疗支出。他向全世界疾呼:“你没病,只是渴了!”
书中花费很大的篇幅告诉我们,消化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腰痛、颈椎痛、心绞痛、头痛)、压力和抑郁、高血压、高血脂胆固醇,甚至肥胖、哮喘、过敏等都是因为慢性缺水症引起了相应身体器官的反应。书中还展示了很多以上疾病的患者仅通过喝水最终恢复健康的案例,而这些案例都有书信为证。
药物可以缓解病情,却治不好人体的衰老性疾病。渴是身体对水的呼唤,这呼唤短促而有力、焦急而难耐,此时,倘若饮一杯清水,身体的呼唤就会停息,因为水满足了身体的需要,消除了人的焦躁不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渴意的消失,人们对水的作用的认识似乎也到此为止。人们很少去思考如下问题:水为什么能解渴?水进入身体后是怎样运行的?水在身体内究竟起着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对身体外面的水了解得很多很多,但对身体内的水却知之甚少,如果我们了解了水在身体内的具体运行情况,我们就会恍然大悟,我们关于医疗保健的观念就会随之发生彻底的改变,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许许多多疾病的病因仅仅是:身体缺水。
作者通过很多科学的实验和数据,致力于让公众意识到补水的重要性,希望能通过补水,让身体自己恢复正常的机能而不是立即用药。
作者还希望通过一部法律,先把脱水视为病因,而后再采用药物疗法或介入式疗法。他给美国政府医疗卫生部门写信希望对缺水症引起重视,希望通过唤起人们对喝水这件事的关注,从而大幅减少每年日益高涨的医疗卫生支出。然而,这毕竟触碰了很多药企及相关部门的利益。政府卫生部门也只是礼貌性的草草应付了事。
但是作者始终没有放弃,通过各种渠道鼓励大家喝水,他甚至疾呼:我不是卖水的!希望唤起每个人的补水意识。
我们掌握了充分的科学信息,足以要求对现行医疗体系做出必要的变革。请不要对其他人的痛苦和遭遇无动于衷。请大家坚定地站起来,阻止现行医疗体系的毒刺,许多人还不知道慢性脱水症是人体大部分严重的、衰退性疾病的根源。你们看,人体在缺水时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复杂信号,美国医学会却用沉默不语的方法掩盖自己的无知,把它变成对付公众的毒刺。
水是生命之源
水之于生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水是生命之源。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海洋占表面积的70%。人类在火星上寻找生命的痕迹,首先寻找的就是水,有水才有生命。
地球上的生命从咸水中诞生,在淡水中进化,在陆地上成长,不管其形态多么复杂,但水在任何生命体中所起的作用从来就没有改变过。人之所以能在陆地上成长,也是因为身体内有一整套完善的储水系统。这个系统在人体内储备了大量的水,约占体重的75%。正因如此,人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暂时的缺水。
一直以来,我们虽然知道“水”的重要性,但是并不在意。就像空气,因为它从来不缺又轻而易举获得,所以我们对水、空气这些对于我们生命、生活至关重要的东西的关注度永远是不够的。
水作为体内的溶剂,具有调节体内功能的作用,还能调节溶解于其中的溶质。现实中,我们很少直接的补充水,而是通过喝茶、喝咖啡、喝各种调制饮料间接的补充水分。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这些现代饮料里含有大量脱水因子,这些脱水因子进入身体后,不仅让进入身体的水迅速排出,而且还会带走体内储备的水。这就是我们越喝茶和咖啡,就越想小便的原因。久而久之,体内水的新陈代谢功能就会紊乱,进而表现出比“口干”多得多的症状,比如腰、颈椎疼,消化道溃疡,高血压,哮喘,过敏等......
科学研究表明,水不仅是我们体内的溶剂和运输工具,它还有许多别的重要特性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在身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水具有重要的、基本的水解作用,即新陈代谢有赖于水的化学反应(水解作用)。水的化学能量可以促使种子发芽,长成一株新植物,甚至大树。生命化学利用的正是水的能量。
在细胞膜层面:水渗透细胞膜时可以生成“水电”能(电压),转化成三磷酸腺苷(ATP)和三磷酸鸟苷(GTP),这是两种非常重要的细胞电池系统,储存在能量池中。ATP和GTP是身体里的化学能量源。水的能量可以制造ATP和GTP。这种微小的粒子就像商品交换中的“现金流”,尤其在神经传导方面。
水还能形成一种特殊结构、模式或形态。它像一种粘合材料,能把细胞建筑粘和在一起。水像胶水一样把固体溶质和细胞膜粘在一起。体温较高时,水的粘合作用类似于“冰”。
大脑细胞的产物可以通过“水道”运送到神经末梢,用来传递信息。在神经系统中,除了主航道外,还有支流和非常细的溪流,溶质材料沿着水道“漂运”,这种水道就是“微管”。
人体中的蛋白质和酶在粘度较低的溶剂中效率较高。细胞膜中的所有受体(接受端)都是如此。在粘度较高的溶剂中(在脱水状态下),蛋白质和酶的效率较低(对身体缺水的判别力可能也较差)。
因此,水可以调节身体的所有功能,包括各种溶质的活动。“水是身体里的溶剂,它能调节所有功能,也能调节溶解在水中并在水中循环的溶质的活动。”这一新的科学真理(认知模式的转变)应该成为未来医学研究的基础。
喝水,从被动到主动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那么到底要怎么喝水?到底要喝多少水?喝水有没科学的指导方法?
不瞒您说,我也是带着这几个问题去书中找答案的。很遗憾的告诉大家,书中基本没有提供如何喝水的建议,或者说没有我们想要的具体的方法或步骤。书中只是传达给我们一个重要的理念:喝水,很重要!非常重要!!!
看完书,我也明白了。怎么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喝水。
而关于具体如何喝水,我结合书中内容和自己理解总结了一个理念和五点建议,分享给大家。
一个理念,从被动喝水到主动喝水的观念和行动改变。
五点建议:
写在最后
习惯的改变很难也很痛苦,书中的“水能治病”的例子我相信是确有其事的。但我更相信也不是喝一两杯水就能治好您的慢性病的。你的身体要恢复正常的水环境,需要每天补充足够的水,更需要每年如一日的坚持。
看完书的这一个月,我努力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离每天6-8杯水的目标还是相差甚远。但是我相信慢慢来,只要坚持主动喝水,身体会慢慢习惯,慢慢游(优)起来。
最后,很高兴您坚持看完这篇文章,希望您也能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预防胜于治疗,不为治病,只为有个更好的体内水环境。愿你我都有个健康的身体!
关注公众号[阅心集],我们一起读书,讨论,写作,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