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桥面总“泡汤”?这家公司的抛丸技术让防水施工不再看天吃饭

潮湿天施工的痛,谁懂?

桥梁、高速、隧道工程最怕雨季突袭——雨水泡软混凝土浮浆,钢板上残留的油膜像涂了层“隔离霜”,防水层根本粘不牢。更糟的是,传统抛丸机一遇潮湿就“罢工”,钢丸结块、粉尘乱飞,工期拖延成本飙升,项目经理的头发都能急白几根。

江苏经纬的雨天黑科技:抛丸机也懂“抗湿度”

在江浙沪包“雨”区的工地上,江苏经纬隧桥防水技术有限公司的抛丸工艺却杀出重围。三大硬核操作,专治各种不服:

✔️ 德国心脏+中国智慧

进口抛丸机搭载智能湿度感应模块,雨天自动调节钢丸抛射角度,钢丸回收率死守97.5%红线。在盐城204国道改造中,暴雨天照样日均处理1800㎡钢桥面,清洁度直接拉满Sa2.5级。

✔️ 毫米级“微操”

混凝土粗糙度锁定0.8-1.2mm,钢板纹理误差不超0.3mm。342省道工程验收时,超薄罩面层像长在桥面上,28%的剪切强度提升让监理直呼“离谱”。

✔️ 工地变身“无尘车间”

三级除尘+活性炭吸附,粉尘浓度压到20mg/m³以下。G347通江大道改造时,设备就在居民楼边上干活,愣是做到了零投诉。

真实工地日记:雨再大,进度条照样拉满

沪陕高速PGK-22标段

黄梅天里给混凝土桥面做“祛角质”,基面含水率硬是控到4%以下。铺完橡胶沥青防水层后,0.8MPa的粘结强度让甲方拿着检测报告反复确认——这数据比规范还高15%。

五峰山过江通道

江面湿度爆表?驾驶型抛丸机带防滑罩面直接“平推”8.5公里钢桥面。通车后司机反馈:胎噪少了,过桥稳得就像开在陆地上。

浙江歌山大桥

异形钢结构逼疯传统设备?经纬团队用特制钢丸“描边”施工,损耗直降32%。暴雨连浇72小时,防水层愣是没漏一滴水,省下80万返工费。

从抛丸到防水,一套连招干翻雨季

经纬的杀手锏不只是机器,而是把基面处理、防水层、功能罩面打包成“组合拳”:

钢桥面用环氧树脂+稀浆封层“叠Buff”,水汽根本找不到缝钻

隧道薄层罩面施工标准化,12套流程文件直接塞进项目经理口袋

设备实时传回23项数据,手机点开就能看见钢丸消耗量,比查快递还方便

写在最后:好工程不该被天气绑架

江苏经纬的抛丸工艺,在沪通长江大桥、京沪高速扩建等37个标段早练出了“雨天战神”称号。260万㎡桥面防水工程的背后,是钢丸与雨水的硬碰硬,更是技术对传统的降维打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