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红楼之后

        即使没有读过红楼梦, 也会或多或少的对里面的故事人物有所知晓。初识红楼梦还是在初中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中考会考一些四大名著中的知识。所以搜集了很多里面的诗词和有名的篇章来应付考试。 整部红楼梦, 除了判词之外, 最引人入胜的是林黛玉的诗词, 她的孤苦,她的哀愁,她的情深,她的才华, 全在她的诗词里。那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 觉得黛玉对于理想和爱情的执着追逐, 值得那些文人的偏爱和称赞。倒是宝钗, 维护封建秩序, 对人情冷漠, 与宝玉并无爱情的结合, 被贴上了功利与世俗的标签。如今细细过红楼梦, 发现里面的人情事务并不如人们传颂的那般单一片面。

    林黛玉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固然带着一种理想化的悲剧唯美, 但是宝钗,这个才华美貌不输黛玉, 或许更胜一筹的女子,也并非真的处心积虑的想要去拆散别人的姻缘, 与宝玉的结合, 也倒更像是一种认命。她冷眼旁观, 旁观别人的命运, 也旁观自己的命运, 她恰时随分,处处通融,更像是大隐隐于市的出世。她虽不似黛玉孤高,却也未必情愿去做一件完成世俗仪式的工具。破钵芒鞋轻胜马, 烟蓑雨笠随缘化, 鲁智深的词只有她看懂了, 哥哥入狱, 嫂子横死,家道中落,丈夫出家, 世事一场空,红楼不过一梦,或许没有人比她更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红楼,莫漏红楼女子;论红楼女子,莫少“金陵十二钗”;论“金陵十二钗”,莫缺薛林二冠。 关于薛宝钗,其诚然是个出色...
    我的猫叫伍毫子阅读 11,780评论 25 75
  • 我穿越大半个城市 去遇见一家书店 没找到想看的书 但我喜欢那里 红色的楼梯 和每个拐弯后面的惊喜 我拍照留念 记下...
    觥嫦阅读 1,079评论 0 1
  • 一、如果MainActivity 继承自 Activity,用requestWindowFeature(Windo...
    1ee79f482b89阅读 4,12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