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初六,我们这儿有集会,洋洋洒洒一上午的雨,冲淡了期待的热闹。下午三点,雨停了,仿佛是为了给人们留下最后一丝念想。我本不是赶集上会的主儿,无奈这几天一直阴雨,孩子没有长袖,所以想着看能不能淘几件。
带着儿子转了一圈,都没有发现几个摊儿,简单的买了玩具和衣架,又顺带着买了炸火腿和糖球。虽然买衣服的目的没有达成,但心里还是挺美的,毕竟没有抵挡住美食零食的诱惑。
回到家跟他爷爷闲扯,就说我家娃从小就胆儿小,总是被不怎么大的动静吓哭。这时他爷爷说:“今儿胆儿不小,拿着个燕子玩了好半天呢。”作为妈妈,总是对孩子的日常分外敏感。在我的要求下,他爷爷做了详细描述。
“地上放着一直刚出生,还不会飞的燕儿,可能是刮风下雨把它从树上吹下来了,看着孩子感兴趣,就让他自己去抓,没想到把人家抓起来,丝毫没有害怕,还一直向嘴里送,最后没兴趣了,才顺手扔了。”
我很不高兴。原因有三:其一,孩子太小,没有抵御细菌的能力。儿子正是吃手的年纪,燕子身上的细菌,会通过儿子的手,传到他的嘴里。以我对公公的了解,他是不会想起要给我儿子洗手的。其二,对燕子的处理方式不当。它也是与人平等的一种生物,而不是人类的玩物,即使做不到把它放回树上,也应该不要伤害。其三,儿子正是学事的年龄,这时候不告诉他应该爱护小动物,难道等成为潜意识的习惯以后,再去花更大的力气和更多的时间去纠正么?
而且这不是第一次了。在他刚满六个月的时候,爷爷带回家一只玩具狗,儿子起初很害怕,爷爷是这么教的“不怕他,他不咬人,踢他一脚试试。”在一次次的鼓励下,儿子终于“成功”的踢了一次又一次。前几天,他奶奶同样用手拿着被风吹下树的小燕子,说:“健健呢,掉下来一直燕儿,快让他过来玩会儿。”被我说服且拒绝了。
不能说村里人都这样,我村里的爸妈,是连老鼠都会放生的人家。不能说因为没文化,我见过没上学的邻居都不舍的打死一只蟑螂。归根结底,他们不拿这个当回事,对这个世界有一种掌控感,没有认识到世间万物平等。
很多人会觉得没什么呀,踢一只玩具狗,玩一只燕子而已。但你应该向后看,在这样的日常熏陶下,他可能哪天会踢一直真狗,会弄死一只燕子。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把狗扔开水里的娃?我想结果不得而知。
对动物的爱,也是一种善良。在他有自己认知之前,我想我要做的是把我认为对的都教授与他。善良不是一种本性,而且一种选择。确切的说,是一个人年幼无知时,父母潜移默化影响给你的东西,所以,这是你父母为你做的选择。希望所有带孩子的,不管是父母还是上一辈的老人,都可以为孩子的善良做个正确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