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贵州游学之旅——黄岗侗寨图集

要进侗寨,先来拦门酒!侗族的糯米茶(他们不喝茶,所以把酒叫茶)喝起来跟广东这边的米酒应该挺像的。我因为不知道怎么拒绝,只好喝了一大碗……据说以前侗族女子是不喝酒的呢。


黄岗侗寨——男声侗族大歌发源地,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活化石!


我们住宿和吃饭的客栈。客栈里的织布机。侗族传统服饰是自己织布,染色,上牛皮浆、蛋清等,捶打制作而成的,很有特色的。侗族“月也”,意为集体游乡做客,是侗乡的一种社交习俗。


长桌宴——侗寨最为隆重的待客礼俗。


长桌宴上的美食(混有贵阳的美食照片)——月也堂的出品很不错,没有菜谱,都是大厨根据每天的新鲜材料推荐。如果有特别想吃的,也可以提前一天和大厨说,他会去找食材。


侗寨里的荷塘。荷花一夜之间就盛开了许多。


鼓楼是侗族的特色建筑。黄岗一共5座鼓楼,分属4氏。


黄岗建筑的日与夜。左下角的是专门用来晾晒谷穗的“禾晾”。


侗寨传统的房子是无钉无铆,全以杉木榫卯连接而建成。黄岗村民是自己种树、自己伐木、自己锯木、乡亲朋友一起帮忙盖房子。(当然也有专门的工程队)


黄岗侗寨300年古宅里的鼓。


村民在蒸馏糯米酒和蒸糯米饭。


最近是花生时节,村子里很多人都在晒花生。


农事历:黄岗vs堂安


村民制的染布的蓝靛泥。我们自己动手做扎染。


黄岗侗寨的稻鱼鸭生态系统,让来自广州的抓鱼小分队收获满满——我体验了第一次下田、第一次抓鱼。结束时满满的渔获和满身的泥巴。(抓鱼秘诀:浑水好摸鱼,看到鱼脊,两手用力抓鱼头尾同时用力往泥里压。抓住鱼要抓好鱼鳃部位。)


“我为乡村代言”工作坊——记录我们对黄岗的印象。节节画的是黄岗的地图:有特色鼓楼(&鼓楼里的得胜牛)、建筑、我们抓鱼的大山、我们看到的满天星星和流星!


篝火晚会——侗族大歌是真的好听!我们也以歌声回报。并与侗族帅哥美女们唱歌跳舞。(节节头上的是侗族帅哥的头巾,正确的戴法是鱼嘴要向左边哦)




侗寨里的动物们——最幸福的应该是鼓楼里的牛(每天好吃好喝有专人伺候,只为斗牛而设)、溪里的鸭子(最近稻子结穗了,鸭子们不需要下田抓虫,天天在小溪里戏水,可欢乐了)。最近猪崽可贵了,所以在村子里很少看到养猪。


同行的孩子们——收获了友情,珍贵的回忆。


虽然摄影技术不咋地,但拍照姿势还是挺帅的。


“真人图书馆”侗寨歌师老奶奶给我们讲侗族大歌里的故事,老奶奶们身体硬朗、乐观开朗;“吴忧吴虑”姐妹老师教我们唱侗族儿歌《青蛙歌》;侗族大歌传承人之一的吴承恩(音)老师给我们介绍侗族大歌和给我们颁发结营证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