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时在书店里抽出一本诗集,一翻翻到:
佛语
我穷
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痛哭
我的职业是固定的
固定地坐
坐一千年
来学习那种最富有的笑容
还要微妙地伸出手去
好像把什么交给了人类
我不能知道能给什么
甚至也不想得到什么
我只想保存自己的泪水
保存到工作结束
深绿色的檀香全都枯萎
干燥的红星星
全都脱落
立刻决定买下来。就像写出《鼠众》的卡夫卡一定是一流的小说家,写出《佛语》的顾城也一定深得诗歌三昧。我决定顾城将是我高中三年最喜欢的诗人。
到现在我还是很喜欢他的。给你们看他十二三岁时写的诗
星月的来由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了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烟囱
烟囱犹如平地耸立起来的巨人,
望着布满灯火的大地,
不断地吸着烟卷,
思索着一种谁也不知道的事情。
我的幻想
我在幻想着,
幻想在破灭着;
幻想总把破灭宽恕,
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
美
我所渴望的美,
是永恒与生命,
谁知它们竟水火不容:
永恒的美,奇光异彩,
却无感无情;
生命的美,千变万化,
却终为灰烬。
这四首小诗如果不说是少作而说是诗人在最后对自己创作生涯的总结,又有何不可呢?
第一首,黑夜之外是光明。顾城经常描写一种绝对美好,绝对和谐的意境。他似乎相信人应该在那种乌托邦里,他相信那种光明是存在的,至少是可以用想象构筑的。而他写诗,也就是竭力渡一点光亮到现世里来。
第二首烟囱是关于遗世独立者孤独的思考。他在思考什么呢?十二年后他又写了《规避》:
穿过肃立的岩石
我
走向海岸
“你说吧
我懂全世界的语言”
海笑了
给我看
会游泳的鸟
会飞的鱼
会唱歌的沙滩
对那永恒的质疑
却不发一言
在这里诗人所质疑的,与当年的烟囱所思索的,大概是同一个问题吧。我真想能够知道这个问题。但也许我只是不知道表述这个问题的语言,并不是不知道疑问本身。
二十五岁时,顾城写了《十二岁的广场》。十二岁大概是他开始写诗的年纪。一个人开始写诗,那确实是已经历尽人生。也可以说,一个人一旦开始写诗,他或她就不会再长大了。他们离开了变成大人的通途,在鲜花与荆棘中迷路。
看看他最后写的《城》
“院子里有那么多便宜东西
最便宜的是你”
“她上中学的样子讨厌极了”
“你一点钱也数不清楚 数你”
“龙本来是一美人”
“带你去看后边的小街 说有个
人死在这 他们更老了”
永永远远”
“画完了 涂上青草
他不好意思
不死 球跳跳”
写得多么好,确实比十二三岁时好,但是我看不懂了。我看到很高很高的城墙,墙上探出来一角屋檐,几枝春花,我知道这座城是好的,是美的,但是城门关上了,我进不去了。进不去就进不去吧,我不会拿着旧钥匙去敲厚厚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