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5000年的历史,960万平方千米。身为14亿人中的一者,我感到非常荣幸。但是,如果你身为一个中国人,你真的了解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吗?当然,可能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去知道,起码对中国拥有一个大局观的认识。那我们这次就先来从地理角度认识中国吧。
中国由于国土面积大,所以说地势也非常复杂。想去认识,我认为应该按照一定顺序去进行学习。看似中国几个区,其实区区有关许。每个地区都会受到周边影响,周边有会进一步受到周边影响。所以地区是一环扣一环的。只有借助关系区学习,我们才可以更好的去分辨,去认识、分析中国。当然,交流也是一方面。这次的顺序是从西到东。
在我看来,中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的。如果是去看中国地形图,中国就会被海拔高度很明显的分成三个等级。从西边说起。西边是海拔高于4千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非常高的海拔让人们在这里生存下去的难度很高,全年四季都寒冷至极。在七八月的酷暑时间,这里的温度很少高于5~10摄氏度。在大概65,000,000年前恐龙灭绝时,印度洋板块就拼命的往北移,与亚欧板块挤压,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早期人类的生活主要两种,有一种就非常不适合。这就是农耕。形成农耕文明,才能形成比较稳定的发展趋势以及安全性,但是在如此冷的高原上,无法形成有效的农耕环境。现在人们去爬高山都会出现高原反应,原因就在于高原空气稀薄。在之前也不例外。可能早期这里都没有人生活,只有在周边的一些过渡带上,有少量土著。当然这里气候虽然很冷,但是能够适应低温度的动物还是不少。棕熊、牦牛、藏羚羊、雪豹、秃鹫。这些动物给人创造了生存机会。后来,在唐朝时这里就有了吐蕃民族。他们的信仰主要是佛教。但是在之后就分裂成了大大小小的部落进行斗争。
青藏高原北边是昆仑山,南边是喜马拉雅山脉,往云贵高原的过渡是横断山脉,东北是祁连山脉。再加上东边还有一四川盆地,就构成了一个高原整体。其中还有例外,比如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往西北通过帕米尔高原连接天山,所以新疆就被称为天山南北。
其次就是高原周边的过渡地带(地形图上呈现黄色)。但是这个地方也分为了不同的区域。从南往北走分别是: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以及长江三峡、巫山、雪峰山)、大巴山脉、汉中盆地、秦岭、关中盆地、黄土高原、河西走廊、漠北戈壁、以及新疆的两个盆地:塔里木盆地与准格尔盆地(分别包含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那我们就从南往北讲。首先四川盆地以及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有很大关系,青藏高原所流出的河都要经过这两个地方,长江、岷江、嘉陵江就是例子。还有金沙江。严格意义上来说,云贵高原是青藏高原的延伸带,这个地方的少数民族很多,气候温暖而凉爽,但是贵州一片,却经常天气湿热无光。贵州首都“贵阳”的意思,就是能看到太阳是一件非常稀有的事情,也就是“贵”Expensive。这里野生动物多,而且矿产资源丰富,甚至有着原生态森林。往北走的四川盆地,在西边的成都平原上,也盛产粮食。四川盆地其实本来是一个湖,超大的湖,但是这个景象却只有恐龙见到过,后来气候渐渐温热,长江也从东边打开了一条口子,再也形不成糊了。由于四川是盆地,所以很少参与与中原的斗争,但是在乱世之中,却是一个很好的避难处。唐朝安史之乱时,大诗人杜甫以及唐玄宗李隆基都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时间。而且早期这里还产生过三星堆文化,长眼睛的铜人头盔是代表。但是却很难发展成有能力影响的文化。也是一条额外的财政收入来源。
在往北走,在大巴上和秦岭上,分别有四条见到连接汉中盆地与关中盆地。广州盆地四面环山八百里秦川都是平原,容易耕种,所以在这两个城市做过了十几个国家的首都,著名的西安在古代叫长安,西周、汉、唐、魏、西晋的首都都是长安。所以关中,可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政治中心,但是缺点就是很难逃跑,与外界联系不是很通顺。其次,就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由西北风从戈壁沙漠出来的黄沙堆积所形成,但是东边的山西却自成一体。这里是个很好的避难所,动兵的事例,如果想进攻关中,必须经过有重生阻挡的太行山。而过太行山只有八个口。而且山西的盆地很多,每个盆地一个城市,互相影响不易。当然,北边大同盆地与忻州盆地所拥有的雁门关是阻挡游牧民族进攻中原的重要基地。但是山西文化历史悠久,俗话说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山西。而且还有着龙城太原。黄土高原的西边一般称为陇右地区,也可以称为河套地区。这个地方也是抵挡游牧民族进攻的重镇,同时也是文化交融的道路之一。但免不了这里比较荒凉。西边就是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祁连山脚下的河西走廊为中华民族在古代约其他民族的交涉做出了很大贡献。走过河西走廊就到达了西域,当然,西域这个名字是古代特有的。在这里,我们中国可以与其他民族拥有很好的文化,以及贸易交流沟通,同时也是在陆地上唯一一条通往西方国家的道路,除非说你能跨过青藏高原以及挺住俄罗斯的寒冷。张骞进行了西域的冒险,让西汉和很多个国家建立起了关系,唐朝也是一样的。再后来马可波罗经过了这一道路到了中国,见到了元朝皇帝,并写了马可波罗游记。再后来,伊斯兰教和佛教都通过这个地方传到了中国。足可以见西域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当然,西域也是一个战略要地,如果没有这里少数民族已经强悍的俄罗斯人早就把中国吞并了。当然,这里的气温也是非常的热,在海拔-155米的吐鲁番盆地中,最高气温可达50多度,但是西北风也造就了独特的地形。
长城以北的北方大漠,是历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之地,匈奴、鲜卑、突厥、蒙古、契丹,都出自这里。每一群游牧民族人民都非常强悍,骑马射箭是家常便饭。但是他们有一个缺点就是缺乏农耕。俗话说“无农不稳”,只有有了稳定的农业基础,才可以拥有稳定的发展。而游牧民族长期以来以来牲畜以及草原,虽然非常强悍,几度打败过汉人,但是人家汉人可是有稳定的农业基础。变强了也可以保持,而你们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个那。
接下来出场的是一个重要地方,没有地域划分,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却极其重要:中原。
中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位于黄土高原南部以及秦岭东部与华北平原的交界一带。我不知道这里为什么会被称为“中”,可能是因为洛阳吧。首先是在中原地带,可以说自古以来中原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核心地区,建都也多半是在中原地带洛阳,开封,北京等等。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地区,可以说夺中原者,得中国。那么这片地区究竟为什么这么的重要?还要从这里的地理环境说起。首先中原一大片几乎都是平原,并且还有长江黄河贯彻其中,再加上其纬度带也接近副热带高压带,因此这里无疑是一个非常适合农耕的地区,有阳光,有水分,有土地,有营养。这几者综合起来,自然会形成早期的农耕文明。那么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相比有什么好处呢?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它很稳定,一小片地就可以养活很多人,并且也不需要像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它可以定居下来,形成一个小的部落。形成一个部落之后就可以逐渐的壮大,人口会越来越多,开垦的田地也就越来越大,很快就可以发展起来。所以在中原的人其实是不用担心生存问题的,这么重要的一片土地,当然也会引起群雄的纷争。无论是统治过中原地区的雄汉盛唐乃至明朝,都曾经凭借此地创造过灿烂的文明。而这种传统文明的惯性是无法消除的,所以政治重心依然还是在中原。而政治重心在哪里与之相应的军事重心,就会在哪里!故而大一统王朝的统治中心以及力量都在中原地区。所以中原地区的得失,是能够决定一个政权的生死存亡的!因此在面临中原失守,如匈奴金人南下的时候,大家也都会合力去恢复中原,因为这关乎一个民族的文化以及生存安危。是想如果让匈奴侵占了中原,那么汉人的文化将不复存在,而中国也自然不会在延续传统文化迎来的将是蛮人的统治。
然后就是地势较低的东部地区了。平均海拨1000~800米以下,这里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的经济、交流、贸易中心。包括了东三省(东北平原,周围有蒙古高原及小、大兴安岭,长白山)、华北平原及两淮、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两广,南岭)。江南的风景也非常好。白居易曰:江南好,风景就曾安!而且江南可以说是鱼米之乡。因为东部地区比较靠海,所以说每个地方差不多都盛产海鲜,以及经济资源非常丰富。在古代时,这里的蛮夷也是非常的多。但最后还是被我们中华民族所同化。在古代时期,政治中心永远是在北方的关中以及中原地带,有时候会到荆楚大地。但是在宋朝以后,因为北方受到了游牧民族的侵扰,所以政治中心就往东南移动,也就是现在的江苏浙江福建一带。而且这三个省无论哪一个放到中国的GDP排名上都是排前10吧。更不用说南方的两广了,虽然有少数的少数民族在这里生活。但是过于靠海的地理位置,让他们在清朝末期民国初期的时候接受到了西方各国的影响,不仅记录了血泪史,也记住了崛起的过程。但是不得不说,江南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往南,属于丘陵地形。这就造成了福建,江西,广东以及广西形势。因为有山丘阻挡,所以说在每个省中的城市都在盆地之间,而且每个城市的联系不大。举个例子,你知道福建有几种语言吗?5种以上......这样也很能让这里形成独立的势力,但是在古代的北伐也是有成功的先例,前提是得有与其他地方的联系。
然后就是中国的海岸线了。中国有将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与32000公里长的海岸线。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岸线分为大陆岸线与海岛岸线,其中大陆岸线为18000公里。其北部起始点为辽宁省鸭绿江口,南方终点为北仑河口。中国大小海湾数量众多,其次的话。在我看来,海岸线还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了中国与外界在海上的贸易交流以及文化沟通。现在的地图上动不动就有航运线,这些无形的线都是,最初清朝在闭关锁国时,很多港口都没有开放。但是现在,看看一些临海的城市,大连、天津、烟台、青岛、深圳、广州、上海、厦门、宁波、香港以及澳门,变的多么的繁荣。把中国的省总GDP以及人均GDP中,这些城市都为他们所做的。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关系都是因为在早期的时候帮他们名为外国租界时,都得到了外国的助力。所以在我看来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强己,一方面交流,创造价值。
这就是我眼中的中国。当然,我所说的只不过是大局,还有很多细节让我们去寻找、发现。人文的往往伴随着地理因素,所以关系是一个好用的学习工具。so,也要借助此去学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