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的孩子的孩子,处在幼儿园阶段,心理发展相对迅速迅速的一个时期。他们会有自己的主观方法,也能够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要求。
正是这个时期,孩子的好奇心也在不断成长。他们想要认识更多的事物,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而这也是孩子认识自我、自我成长的最好时期。
绘本之所以受到孩子们的喜欢,是因为绘本故事生动形象、绘画活泼有趣。《大恐龙的小时候》就是这么一部有趣地绘本故事,适合3~6岁低幼阶段的孩子。






主角小芬就是通过在森林里探索,不断的认知自我、肯定自我,最后实现了自我成长。这么呆萌可爱的小恐龙,孩子们也是非常喜欢的。
艾拉.贝利,英国绘本童书作家,毕业于法尔茅斯大学,非常擅长塑造可爱有趣的角色形象,她笔下的故事也是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她出版的作品还有《幽灵的故事盒子》、《没有这样的事》、《蓝色星球上的一天》等。
恐龙小芬这一路不断的探索,让我们认识了种类多样的恐龙及特点,她也认识到了自己,并不是别的任何人。
01 探索世界是认识自我的践行路
孩子的成长就是通过不断的向外探索完成的。
恐龙小芬住在大森林里,当她从蛋壳里出来的时候,是一只粉嘟嘟的小可爱。可是她并不知道自己是谁。于是,她开始了自己的森林之旅。这时候的小芬与蕨草一样高。
可是小芬坚信自己一定会长大的。这一路,她遇上了各种各样的龙,有食草性恐龙、肉食性恐龙。她遇见过腕龙、剑龙、甲龙、重爪龙、蛇颈龙等,不同的恐龙都有自己的特色,可小芬知道了,自己并不是这些龙。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小芬充满了困惑,也会有特别迷茫、焦虑、担心的时刻,可她依旧没有放弃探索。她孤单又难过,因为她担心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成为什么样子,直到转了一大圈,回到了她出生的地方,她比厥草高了很多,像大树一样高大了。
小芬终于明白了:她就是自己,一只无比可爱又厉害的霸王龙,她不用和别的恐龙比较了。
探索的过程就是这样,或许会有纠结、郁闷、焦虑,可走过这些,你就会认识自己,明白自己想要的。
02 认识自我是成长的重要启航
恐龙小芬在森林里寻找自我的过程,与孩子的发展过程是一样的。绘本的描述也是遵循孩子的心里发展特点。
3~6岁的孩子会经常问“我到底是谁?”“我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是那样子,而我做不到呢?”
他们也是在不断的提问、质疑自己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突破认知。最后像小芬一样,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接纳自己,实现自我成长。
绘本故事虽然很短,文字很少,但是图画很精美,故事也很吸引小朋友。我家4的女儿这几天每天读3遍。
我也跟她一起讨论,自己的成长。她不仅仅认识了很多种类的恐龙,还能够说出这些恐龙的特点。
绘本阅读是维持亲子关系的最好方法。父母通过与孩子一起阅读,鼓励孩子去探索,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也能学会思考,这是他们认识自我的最好方式。
小芬一路寻找,一路不断的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孩子成长中的困顿,也终会在不断的认知中得到升华,成长有时候不需要刻意寻找,偶尔也需要与时间一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