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认知革命里讲到人类长时间是靠采集及狩猎为生,而在大约一万年前,这一切全然改观了,人类开始投入几乎全部的心力操纵着一些动植物的生命,他们开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人类进入到农业革命时代。
而作者却毫不隐晦的指出:农业革命是历史上一桩骗局!骗局?这话从何谈起?诚然,在原始的采集社会里人们过的是到处流浪的生活,他们靠采集野食和打猎为生,居无定所。而农业革命的到来却给他们带来了稳定的食物和住所,但历史学家们却发现这反而让人类的生活更辛苦更不满足。“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文中作者列举了诸如小麦的例子,用例证来分析了小麦发展带来的利弊,小麦从种植以来,从地理环境的生长要求,以及它生产过程中需要人类付出的劳动和产生的疾病,这些无一处是利。那小麦究竟做了什么?让智人放弃了本来很不错的生活,换成一种悲惨的生活方式呢?毫无疑问,饮食,民生和人类暴力各方面都没有带来任何利处。其实,对于个人来说,小麦是算不上给了什么,但对智人这个物种整体来说,小麦的影响就十分深远了,种植小麦,每单位土地就能提供更多食物,于是,智人的数量也就呈指数成长。
随着智人数量的提升,农业革命的到来,让人们总想让生活变得更轻松,种种的努力反而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这就是所谓的“奢侈生活陷阱”。人类的进步反而变成了生活的累赘,人类一心追求更轻松的生活,于是释放出一股巨大的力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结果并没有任何人料想得到,甚至也不是任何人所乐见的,而这场灾难性的革命中最大的受难者也是家畜。
农业革命的发展也让人类对未来有了担忧与计划。农民开始储存粮食,而所储存的多余粮食却被时代的统治者征收抢光,并凭此养活着政治、战争、艺术和哲学,建起了宫殿、堡垒和庙宇。随着人类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需要更强大的秩序来控制,因此世界各地以想象为基础的秩序被建立起来,如《汉谟拉比法典》和《独立宣言》,这些秩序背后以虚构的故事支撑,而且必须要人们完全相信而不察觉这都是靠想象,到现在,像理念、国家、宗教等这些维护社会发展的秩序都是由想象所构建的,并且这种虚构的秩序与真实的世界已经完完全全融合在一起了。
而社会的发展对记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人类的大脑记忆是有限的,无法支持这么大容量的东西,所以文字就应运而生了?最早的文字是是苏美尔文,后来有安第斯山文化的结绳语,再后来又有了拉丁文和数字,而文字的书写、复制、检索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由过去的整体思考变为分割思考,人类的历史就是依靠文字记录并传递的。
但是以虚构的想象为基础构建的秩序,从来都没有正义可言它只是用来维系着人类的合作网络。比如阶级的存在,种族歧视,男女的不平等,肌肉理论,流氓理论,父权基因理论……这些似乎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实质都是虚构的故事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