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书随想

晚间看到于娟的这本《此生未完成》,一时好奇翻开来看,前序是周国平老师写的,读着读着,一身起了鸡皮疙瘩,读完序言好长一段时间,心里不得平静。


何以“此生未完成”?原来这是她的遗作。序言里说她是极为乐观开朗的人,说了几件她的趣味小事——这样的人物,在生活里一定很受喜爱。

我想到的是,如果“此生未完成”是个命题作文,我该如何写?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有些惶恐升起,被我扫入旮旯里。这本书和这个题目我得好好读一读,好好琢磨琢磨。

今天读了李筱懿的《生活课》,还是第一次读她的文章。有几个故事颇为动人,其中有一个讲林徽因的,标题是“林徽因九个战死的空军弟弟和两座日本古城”,说的是1938年抗战时期,梁林夫妻逃难到昆明,因巧合认识了八位年轻人,都是当时中央航校的学生(飞行学员)。在他们毕业时,因为联系不到他们的家人,他们请林夫妻充当“名誉家长”出席毕业典礼。

没过太久,林收到八个包裹——那八位青年飞行员的遗物。因为军队只知道这唯一的联系方式,于是将为国捐躯的这些青年人的遗物寄了来。书里写道“久病的林徽因大恸了八次”。还有一位,是林的三弟(也是飞行员),之后同样战死,梁思成只带回一块飞机残片。

在这样国破家仇之时,梁思成夫妇提出保护日本京都和奈良时的历史文化古迹。知道一些二战史的应该知道,美国当时计划丢原子弹的地方就有东京和京都这样的古城,据说美军咨询过梁思成的意见,出于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才改了地点。


李筱懿的着眼点是说梁林夫妻心胸之广阔,“与此相比,我们自己生活当中的那点小事,又算什么呢?”

我动容的地方在于“大恸了八次”。我对这段历史完全不知,脑子里有的全是那些反复炒作过的内容,比如林的会客厅,徐志摩的爱慕、金岳霖的痴心、林与冰心的小龃龉等等一干物事。这叫我心生惭愧,一是因为无知,二是因为不求甚解而人云亦云。

还余几十页,今晚可以看完。这本写给女性朋友的书,表达出了一位现代都市女性的成长和认识,有其独特的观点。女性朋友看了是否能变聪慧,我不确知;男性朋友看了,倒是可以从新的视角去看待一些老问题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