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秦汉,印章有了空前的发展。由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广阔的领域内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特别是封建王朝的典章制度在汉代的完备化,作为表征统治阶级法权的印章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秦印
严格讲这里的秦印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和一统六国之后的秦帝国,无法将之细分开,所以我们统一以秦印来介绍。也有学者将秦印定义为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期流行的印章,那么我们不去过多讨论。
春秋战国秦国原僻处西陲,比较落后,各方面发展比之东方(函谷关以东)诸国迟很多,且带有些保守性。相对来说保留了较多的宗周传统正体。虽然也有俗体,但是比较侧重用方折、平直的笔画来改造正体,而不是去创造新字。秦文字的正体后来演变为小篆,其俗体发展为隶书。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江陵凤凰山七十号秦墓出土的两方“泠贤”私印,一玉一铜,一正体一俗体,正是小篆与隶书的先声。
秦印的文字与其余六国相比,字形略长,线条圆转流畅,富有笔意,但结体稍微松散。另一特色是秦古玺不称玺或鉨,而称印。
秦朝的建立只有短暂的十四年,又无像汉代一样的完整的印章制度,故秦朝的印章包括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印章,虽然有其时代和地域特点,但是依然是印章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秦始皇建国以后,在少府设置“符节令丞”,专门掌管玺印,开了后世封建王朝监印官制度。秦朝之前,“民皆以金银铜犀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称谓与印质都比较混乱,秦朝对玺印名称和所用材料也做了规定:“天子独称玺”,其材为玉。群臣称印,质多用铜。
《汉旧仪》:秦传皇帝六玺,玺皆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种。开了后世帝王的玉玺制度。历史上盛传的传国玉玺(秦受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为秦始皇令李斯书鸟虫篆,孙寿刻与和氏璧之上。但是只见记载,实物早已遗失,笔者找到了清宫所藏的伪传国玺图。
由于秦一统之后,“书同文,定八体”。秦印的文字已异于战国时期玺文,趋向方整。《说文解字》序中称:“秦书八体,五曰摹印。”可知道为了适应印章形式本身刻铸条件的专门字体已经具雏形。秦印文字虽然未完全摆脱战国籀文及六国古文的影响,但已有所省改。
明《印章集说》称:“秦之印章,少易周制,皆损益史籀之文”。清孙光祖亦称秦印文字稍变斯篆之形而谨守斯篆之意,故相对于汉摹印篆篆多隶少。缘于其作为凭信,又用于佩戴,起到装饰的作用,与秦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基本一致,属于小篆体系,又因为书刻材质玉铜为主,方折用笔较碑版容易,故印文呈现方整而不呆板的自然风趣。但秦印在文字上的限制,使得秦印风格较为统一,不像战国古玺的多姿多彩。
传世的秦官玺已经具备一定制度,多凿款白文,印面大小相差不大,一般为两三厘米见方,低职官员规定使用方印之一半印面大小的半印,汉朝亦称半通。半印制度也开创了后世以印面大小来区别官秩尊卑的制度。官印字数无定则,排列也尚没有制度规范,式样变化不大。但保留了战国时秦玺的白文玺有边栏界格的形式。
秦私玺不像官印,皆凿款而成,少数出于铸造,但均为白文,几无朱文,粗糙不精。印形以长方形半印为主,亦有圆形,方形较少,各种印形均有边栏界格。私印鉴于未受统一后中央集权的辖约,故变化较多,仍有战国玺印的遗风。
各代对秦印的研究受限于实物的匮乏,所以一般与汉印并体,但随着现代考古出土的大量瓦当,是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实物来鉴赏秦印。
我们来通过包括战国时的一些秦古玺和秦印来了解下秦印。
一、中司马印
中司马,职官名。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秦官“中尉”属下有“司马”之官。只此一印我们便可看到秦印的最大特点,有边栏、界格,白文为主,印文平正。
二、中行羞府
“中”,疑中宫之简称。汉代宫中之宫有“中宫仆”、“中宫尚书”、“中宫私府”等名,管理王宫事务之官。
“羞”,古通馐,行羞府当是掌管膳食之府署。
此玺即宫中掌管膳食事务之府署所用印。
三、上林郎池
“上林”,秦宫苑名,“郎池”,上林苑中池名,《三辅黄图》记上林苑内有郎池,与玺文相合。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林中十池监”,此玺当是郎池池监所用之印。
此印我们在之前介绍章法时用到过。“上”字如此特殊的处理是不常见的,秦印方正较多,如此具有动势的屈伸笔画可以看到秦印的另一种色彩。
五、右公田印
云梦秦简《秦简》:“以其受田之数,无垦不垦,顷入三石。”既称“授田”,指公田。“右公田”官职名。
公田之耕作,往往由民受雇佣为公家所耕,或征调刑徒而为。
六、公主田印
“公主”,诸侯、帝王之女,始称于战国,《史记•吴起传》:“公叔为相,尚魏公主”。玺文之公主为秦王之女,此印为公主封田之田官所用之印。
七、南海司空
南海,郡名。下辖番禺、博罗、中宿、龙川、四会、揭阳六县,地含广东省南部及广西省部分。此印为南海郡司空所用之印。
八、昌武君印
昌武君,秦封君名,典籍中有“昌文君”、“昌平君”记载,“昌武君”典籍失载。
“昌武君印”很清晰的秦印形制,有边栏、界格。
小结:
上面我们看到很多秦印中的官玺,大多工稳质朴,遒劲浑穆,颇有气魄。而且田字的界格,利于章法的疏密排布。既有“中行羞府”印的用刀圆润,刀法挺拔,笔画的转折处强调笔意,“行”字与“羞”字斜笔对称,颇有奇趣;亦有“南海司空”印的线条险夷挺拔,颇为有力度,“南”字与“空”字的对角顾盼呼应亦是很有味道;还有“上林郎池”的独秀之美等等。秦印官印既平稳和谐,虽有边栏界格之规,亦不乏疏朗宽俊,或险夷挺拔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