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夜行人

图片from网络

除了怪诞,我实在想不出更恰当的词来形容,比如行文结构,比如主角思想。这是看书人和造书人的较量,也是一段奇妙之旅。

若干本小说,若干个作者,若干类语言,若干篇故事,有开头却没结尾,有人物却不完整。

可是不会觉得乏味,即使这本书里面的语言有些地方实在晦涩难懂,颇带几许哲学意味。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感知”:感知不仅仅是来自于内心,更多的时候可能是由外部引起的对灵魂深处的启示。对于事物,可以喜欢可以反感,也可以干脆就没什么感觉。你并不确定你对这件事乐不乐意,你没有告诉那个人你确定还是不确定,因为你自己也不确定自己是确定还是不确定。你唯一确定的是,你确定自己不确定。

嗯,有些拗口,甚至有故作高深的嫌疑。可是细细想来吧,却又值得揣摩。

你所感知的,并不都可以表达,更别提让旁人理解。在这连续的生活里,想要找出世界的规律。

这本书,让我很想讨论一下“文学”和“小说”。

文学和小说其实不只是题材内容上分类的不同,其实上它们根本就是不同分类标准下的产物,没有什么可比性。可是我呢,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还是常常将其分开而论的。

就我个人阅读体验而言,小说会比较引人入胜的,因为一般而言,它的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个性,都极具色彩。所以,无论是言情悬疑还是探险,或者一些经典小说,都并没有那么晦涩难懂。这样说吧,就算有时候小说里面的时代背景,或者人物思想,甚至名词你都可能看不懂吧,但是你多数情况下,一旦看了开头,就不会“弃书”,因为毕竟还是想看结尾的。(不是指全部啊,只是一部分。)

然则,文学呢?光字面意义而言,就有点高不可攀。

文学,不拘于“文”,而限于“学”。

文章嘛,形式什么都不用严格批判,甚至在我看来,一段文字又何尝不是“文”呢?但是,可以称之为“文”者,不一定值得人学习,所以不可谓之“文学”。这在某种程度表明,“文学”具有思考性,需要发人深省。而多数情况下,容易不需要动脑,动脑的不容易。所以,“文学”很多时候是需要一定文化积累和耐心才能读进去的。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就是“文学”而不是简单“小说”。

当然啦,我最推崇的还是“寓教于乐”,那些史诗巨作,如果不能通俗易懂,阅读难度大到让人望之却步,某种程度上,是不成功的。那只是写给自己,或者是写给“圈内人”看的。如果小说能够通过有趣轻松的方式,传递高深莫测的思想,那简直不要太令人兴奋!

所以,卡尔维诺这本书,在我个人看来,远远没有我最喜欢的《小王子》更让我推介。因为它的的叙事手法虽然新颖却并不是可以为多数人接受,也可以说“杂乱无章,毫无情趣”。当然,某种程度上,这也跟翻译有关。我大一喜欢俄国文学,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看了两个版本,而后大二喜欢英国文学,迷上了乔治奥威尔,他的同一本书也是看了几个版本。现在喜欢看意大利文学,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是本土语言。读的都是译本,就好比别人的转述,其中难免带有译者语言特点和自我情感,所以有所差别也很正常。

我常常自诩肤浅,不喜也不屑于以读书为目的,比如学知识学思想提升气质以及等等。

读书,讲究的是舒服,看的舒服才会真正让我有所思考。至于“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等读书好处,自己倘若真喜欢读书,又何愁没有这些利得呢?

书和人是有缘分的,喜爱看书之人必定幼时就和书亲近。

我不否认后天习惯的养成也能促进一个人去喜欢阅读,但我更偏向于先天性的导向。因为那样,才会充分享受阅读的愉悦。许多人都叫嚷着“多读书读看报”,但是就连这些喊着口号的人里面又有多少真正去坚持过读书呢?没时间是个托辞罢了,刷手机看娱乐就有时间啦?终究是兴趣使然。

而兴趣,是没有贵贱之分的。我多次说过,你喜欢红酒并不代表你就比喜欢可乐的人高雅。

真正的高雅是内在的心灵,不是外在的爱好。

同样,看书和打麻将,总是不能说前者高尚的。(当然,如果打麻将严重到破坏家庭稳定,那就不算爱好,是恶习了。)适之有度,娱己乐人,自然无可厚非。

所以,现在的我不常规劝旁人读书了,这个和品性无关,只和情趣有关。万象天地,何乐不为?人活一辈子,不就求自己开心吗?

图片by十分简单

雨淅淅沥沥的下,就想发呆什么也不想干。好啰嗦的我啊,又絮絮叨叨这么多。一家之见而已,也只是给自己看。我并不是一个嗜书若狂,很多时候,只是当之生活闲暇之乐,和看电视一样自然,从没有非得读什么的负担感。可又是个随性的人,若遇本书对胃口,那也算是“茶饭不思”“手不释卷”。

然则,生活总不是随心所欲的,因为要准备考研,不能有以前那样遇到好书就熬个通宵的洒脱。倒平白生出负罪感,似乎对书报以亏欠。

图片by十分简单

行吧,那就一周一本吧,不多不少,恰好一本。多吃少吃,口味都是会被弄坏的。

武汉这几天一直阴雨绵绵,倒春寒也颇为清冷,外出跑步也只能作罢。所以呢,还是看书好,不挑时间不挑地点,翻开阅只即可。

乐哉,美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6年6月9日 《寒冬夜行人》卡尔维诺 无性别+国外+后现代主义+小说 书评:有些故事读完后是不必在意作者是谁...
    久辞辞辞阅读 7,212评论 0 2
  • 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在报纸副刊的某个角落里看到过一个板块——读者来信,总有一个扮演"知心姐姐"的人给所有来信者做一些...
    恣呲肆阅读 6,406评论 0 4
  • 这本小说有着这一个非常清奇的形式,读者与作者,获取与创作,感知与传递,这是它的一个核心,这本油墨的工业制品为什么会...
    语痕阅读 1,267评论 0 0
  • 我是一个过着朝九晚五,踩点上班、准时下班、不爱运动、赖床+追剧小日子的双备妇女(备孕+备考),这个状态就像一只温...
    3组30彭唯婧阅读 1,599评论 0 0
  • 一场逃离风雨的自白 我去过黄河的雄伟 在那围林的世界一端 波涛而来,荡着筏子而去 搅起的沙揽白昼 ...
    陈汐年阅读 4,386评论 7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