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所处的影评人群里面在聊新春即将上映的几部贺岁片,大家纷纷表示春节图个喜气,看看合家欢的片子,身边家人朋友都能高兴。说着说着把话题转移到了看电影本身。不说远处,就来讲讲隔壁国家日本,朋友有过在日本看电影的经历,回来对我大叹从未见过。据说每一部电影放映后,不论老少都会正襟危坐,把视线放在银幕上,认认真真看到全片终。群主也把在泰国的例子搬了出来,可能设备或是环境没有我们那么好、那么先进,不过每一个观影者都把看电影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在做。
这样给我们如今的中国观影者抛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看电影需要仪式感吗?”
很快有人抨击说,所谓的仪式感一定要大家面朝前方,两只手放在并拢的双腿上,背挺直目不转睛吗?那难道是小学生听课吗?
我们所说的仪式感不过是希望更加尊重电影以及周围与你同处同一放映厅的观影者。衣冠不整、酩酊大醉的我们就不提了,罗列几项其他比较常见的。
1.电影开始放映后,迟到用手机手电筒找座位
这是很常见的现象。有很多电影在饭点,有些观影者会在吃完饭后急急忙忙赶到影院,可能会因此导致晚到5——10分钟。而走进电影院后,看到电影已经开始放了,大声招呼朋友“开始啦开始啦”,随后从兜里掏出手机,打开手机手电筒,一群人埋头苦找座位。这样子做十分影响其他早到的观影者,不少坐在靠边的观影者会因此不得不被手电筒闪瞎,还要等待那几位在地上找排好的迟到者从第一排找到最后一排。
实际上很好解决。现在的电影院放映厅,普遍在每一级楼梯旁边都有显示夜光的小数字,只要近视没超过几千度一般都能看得很清楚。而如今大多数购票者都选择网络购票,如果想要知道自己座位在这一排的左半边还是右半边,选座时可以留意一下座位表,免得打扰其他观影者给你让位,再遇到吨位较大的观影者还会影响前排后排的人。
另外在电影放映过程中,查看微信或是时间的观影者,请调低亮度,刺眼不说还影响整个影厅人的观影效果。
2.电影放映过程中,大声讲电话
大家都很讨厌这种一边看电影一边打电话,有些分贝甚至高过影院音响实在令人厌烦。可是这种人并不在少数,“喂,王总......”、“啊!我在看电影。啊对,《XXX》,不好看!”等等不绝于耳。实在要我说,来看电影还要顺带谈业务,和客户唠嗑的请别走进电影院了。这两个小时绝对是浪费您的时间。如果说突然接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电话,不得不接时,请选择走出放映厅,到外面走廊上接电话。不要舍不得电影,毕竟在接电话的同时还能仔细看电影的人不多。
3.大声说话;剧透;分析剧情;“装B”
大声说话和打电话时一样的性质,有事会更加“恶劣”,那就是剧透。某些观影者仗着自己看过点映亦或是之前看过一遍,换了个同行者来看第二或者更多遍,内心的小优越按捺不住,像身边的同行观影者滔滔不绝起来,“呐你看,这里之后怎样怎样”,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看过几遍就高人一等,不局限于同行者,刻意抬高音调,让周围方圆三米的人听的一清二楚。让我们换位思考,作为看第一遍的观影者,在看到电影高潮时,身边人突然把悬念打破,瞬间心凉了半截,再听他说句“你看吧,是不是这样”,真的是想揍他的心都有。
在同样的状况下,还有一种存在就是喜欢分析剧情。可能他也是第一次看电影,不过当看到电影主人公的一个举动或是一副画面之后,评头论足道“我猜之后一定会......”,而当剧情真的如他所说那般发展,他一定会满心欢喜地看向身边人寻求肯定和赞扬。
你怎么不去编剧呢?
最后一种情况就是装B。一般存在于中年男性观影者身上,对于导演的能力、编剧的手法、摄影的技术、台词的内涵等等等等方面做出其打分式的评价。其实这很好解决,如今电影评论的app和网站那么多,随便挑一家,可以在上面随心所欲地吐槽。不过在放映厅内麻烦闭嘴。
4.小情侣的聒噪
不行不行,单身狗的怨念直上云霄。我国专家预测,2020年中国娶不上媳妇的光棍将达3000万至3500万。请广大观影者体谅一下这些可怜的单身狗们,不要为他们制造压力和看别人暧昧的氛围。其实不光光是单身的朋友,普通已婚的观影者或小孩子也都对于一些情侣出格的行为而讨厌。一些小情侣从走进放映厅的那一刻开始喋喋不休、打情骂俏,毫不顾及身边观影者的感受。相互依偎还算小事,最多影响后排观影者的视线,有些情侣在影院内制造出大量笑声聒噪不已。同时一些男生还会做出前文第3条中剧情分析的角色,凸显自己有才华,让女生对其刮目相看。呵呵。
5.睡觉还打鼾
制造噪音的情况数不胜数,睡觉也是其中之一。一些观影者可能因为电影不合自己的胃口,索性闭上眼睛进入梦乡。可能是电影院环境太好了吧,不少人就把座椅当成自家床,越睡越舒服,开始打起鼾声。一呼一吸十分有节奏。在这里建议这些观众可以提前离开电影院,如果真的不觉得好看也就不需要心疼买来的票了,有时间不如做觉得更有意义的事情。电影的BGM配上鼾声实在不是个好组合,应该没有怪癖的人都不会喜欢。
6.离开电影院时弄出大动静
有动静很正常,又不是鬼没有脚步声。如果不想继续观影或是想要出去方便,尽可能的话请选择轻手轻脚,弯下腰低下头,快速离开座位。相信短暂飘过的黑影不会对其他后排观众造成太大影响。
7.摄像拍照,自带闪光灯
很多盗版商可能就是在电影院内摄像。这实在是一种不知廉耻的行为。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第39条第2款规定: “电影院或者其他公开放映电影的场所的工作人员发现观众在电影放映过程中从事侵犯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行为的,可以依法予以制止。”
问题在于可能一些工作人员没有办法及时制止,导致此类“不法分子”无比猖狂。那么更多的观影可能因为想发朋友圈或是微博,选择在电影中途拍摄几张照片。为了尊重电影当然希望不要出现这样的行为,不过如果真的想要拍下照片的话适当咔擦一张还是可以谅解,但请务必不要开启闪光灯。众所周知,电影院是个黑暗的封闭空间,当一丝亮光在观众群亮起时,在整个放映厅会非常明显,绝对会因此影响到其他观影者的。请在拍摄前检查一下闪光灯的开光,关闭自动或打开模式。
对于剧照或是海报其实还有更好的方式获取。微博、购票网站、app上都有官方的剧照,只需简单下载即可,无需大费周章还拍几张,毕竟电影院里光线差,不见得能拍出多好看的照片。
8.吃有声音、有气味的食物
简直不能忍!以为鸡肉味嘎嘣脆很好吃是吗?的确很好吃,但是这里不是餐厅不是食堂,是电影院!电影院内贩卖爆米花实在没有办法,大家掏钱购买又是被允许的。但是请不要外带剧烈气味的食物,例如什么韭菜包子等等。实在影响周边观影者的观影感受,视觉和味觉还有嗅觉。对于有声音的食物,塑料袋的呲啦声,饮可乐的吸溜声,由于不可避免烦请稍稍注意,但更多发出声音其实是包装。许多食品的包装花里胡哨,拆开时需要很多步骤,在黑暗的环境下手忙脚乱,很多声音就会产生,建议大家要吃饭还是吃完再进来看电影,实在饿得不行,买点简单的垫垫饥,之后再去吃大餐。
9.“手舞足蹈”
您是舞蹈队出身的还是没跳过广场舞?坐在座位上永远不安分。抖腿的都退、踢椅子的踢椅子。电影院内的座椅,一排皆是相连,因此只要其中一个观影者抖腿,整排都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晃动。而踢椅子更是让前排的观影者处于煎熬之中,自己背部中央部位受到不断撞击,想想就难受。
10.小孩子
是的。小孩子就是个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肯定会有家长说,我们家小孩子也要看电影啊,不能剥夺他们娱乐的权利啊。可问题在于“家长没道德,孩子没教养,喧哗,吵闹,跑跳”也不在少数。很早以前就有人说,是不是可以为小朋友专门弄观影厅,专门放动画片什么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好地建议,不过据我所知,目前没有影院愿意尝试。
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们应当注意孩子们,在自己享受电影的情况下,家长们的身上还负担者小朋友的责任。请看好你家小孩,不要让他大喊大叫,不要让他笑声震天、重复台词等等等等。总会有人说我这是刁难家长,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谁也没办法,不是吗?
11.电影院的灯
这是一条给电影院的建议。前些日子,微博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叫“片尾曲也是电影的一部分”。具体就是说,在电影片尾的时候,电影院会打开放映厅内的灯光,一部分观众就往外离场,而同时也有一部分观众会继续坐着,等到全片完全结束。他们可能在看拍摄花絮,可能在听片尾主题歌,也可能在等待最后有没有彩蛋。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说完全没有必要,更多的人会在这时候往外离开,小部分人会留到最后。也有人说为了对电影尊重,留到最后,不希望亮起等来打搅兴致。开灯其实是小事,更多时候影院为了能抓紧效率,保洁阿姨们在灯一亮就冲进放映厅,扫地见瓶盖。其实如果每一个观影者能够做到自己脚下片区没有垃圾,保洁阿姨就没有必要每一场都进来大扫除。而电影最后一部分究竟要不要开灯,每个人各有各的说法和立场。如果说急于出去的观影者可以轻声往外离开,不要像逃命一样还大喊大叫。而要留到影片结束的观影者可以适当调整座位,到空位出继续观看。那么电影院也可以选择适当调整亮灯时间,而工作人员可以用小型手电筒在放映厅门口做一下引导。这可能是当下最好的解决方法。
说了这么多,不过就是呼吁大家能够更多的尊重电影本身,它的创作者以及身边的观影者。即将过春节了,更多人会选择和家人亲戚朋友到电影院里面看一部开开心心的电影,不要因为一些烦心事而扫了兴致,也不要做出什么事情让人家不开心。
回归电影的“仪式感”,让我们共同努力。
胡图图 2016.02.05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