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题做了那么多遍,那些练习中反复遇到的题,为什么你每次都讲而孩子们再遇到还是答得一塌糊涂呢?
首先和我的态度有关,我总是想速战速决,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把卷讲完(完成自己的进度和计划,有时几乎是在拖着学生走),结果就是总是不扎实,水过地皮湿。
还得回到老办法上来,慢慢讲(不要急,急也水过地皮湿没用),讲练作三结合。
于我而言,批改——通过眼睛来确认并找出问题,仍然是最主要最重要的反馈方式,这是由我的认知特点决定的,因为我的认知特点是视觉型的。
作业也好,试卷也好,都只是为了了解学情,不要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改错上,那是在自欺欺人。也不完就题论题,一讲而过,那种水过地皮湿的做法几乎没什么用。发现了问题,要想办法拿到课堂上去解决,倘若课上都没解决,你又如何指望他们在课下解决呢?
采取讲练作三结合的方法(一般我会制作课件,基本是把题输入进去),或系统补救学生知识上的漏洞,或针对学生的薄弱点采取有效的练习方式去突破,总之通过课上的学习,学生知识方法上的漏洞要得到弥补,薄弱点要得到强化,学生再去改错将会觉得易如反掌,而教师此时可以让学生改错了,填空判断选择三种题中的普遍性错误可以留做作业让学生做在本上并写出步骤,其他类型题中的普遍性错误中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也可做在本上(如以下几个凡是,相当于再次提醒强化)。而其他非粗心大意造成且重要的普遍性错误则务必在课上就得到充分的练习,如需留作业则不宜用卷上题(因有对的同学的步骤,故抄袭严重),此类题若留作业教师另出为妙。
有些题光靠一遍遍讲与练是不管用的,主要因素是孩子们的认真细心,这就是我总结出的凡是。每个学期都会有几个凡是,这些凡是若错每题是要扣10分的。这些“凡是”平时单元测验就要将扣10分贯彻始终,以引起同学们足够的重视,而不能等到期末复习才一股脑儿地都端出来(期末时间仓促,学生一下子也不易接受,效果未必好)。
以下是六上的几个凡是:
1.简算+解方程(每个都是3分,批卷时无人看过程,只要有错就全扣,一个3分这分丢不起啊!至于方程可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方程解对否自己通过检验是可以知道的,而不必等老师批阅)。
2.求组合图形周长若错且没描出周长没有思路式的(多少孩子因为不描周长而致错)。
3.分数百分数解决问题乘除法出错或没看到“多或少”字的(乘除法出错说明没有找“1”的习惯或不会找“1”或不认真判断已知未知,此类低级错误绝不手软)。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1”出错的(这种题再怎么讲都没用,小刀没割到肉上孩儿们是不会上心的)。
总结:
1.扣10分防大错。
2.上本改小错。
3.讲练作提能力。
4.趴讲桌揪特困。
5.挑战题是培优。
6.做的不好的题每次都以改编过附加的形式再考,直到掌握,如半圆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