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学院通讯员:田佳鑫 指导老师:夏妮
7月10日下午,湘潭大学化工学院 “湘水卫士・生态先驱” 实践团循着 “湘潭水韵莲城百景图” 的脉络,走进韶山市青年水库开展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在志愿者的引领下踏巡河路线、探水韵文脉,以三行情诗为笔,书写 “三湘四水” 的守护故事,让水文化在青春笔触下焕发新的生机。
青年水库草木葱茏,实践团成员跟随着资深志愿者的脚步,踏上熟悉的巡河路线。志愿者沿途讲解水库的历史沿革与生态现状,从水库堤坝到泄洪口,从水质监测点到周边植被带,队员们认真记录着志愿者讲述的细节。
在潇湘广场,志愿者指着地砖介绍:“这里不仅是休闲场所,更是展示湘潭水脉的‘活教材’。” 实践团成员们一边用相机记录水系景观与历史印记,一边在笔记本上标注水文化关键词,为后续创作积累素材。这种 “实地走访 + 志愿讲解” 的调研模式,让团队成员们对“水文化不仅是史料,更是流淌在生活中的智慧” 有了深刻体会。
调研途中,团队成员们结合所见所闻所思,在河畔石阶、广场长椅上即兴创作,将巡河路线上的点滴感悟凝练成三行情诗。这些情诗均以“青年水库 — 潇湘广场” 的水脉为轴,既有对历史的回望,也有对当下的礼赞,形成跨越时空的水文化对话。这些诗作将作为 “湘潭水韵莲城百景图” 的重要成果,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
调研尾声,团队成员将一幅幅精心设计的宣传海报郑重张贴在青年水库管理处与潇湘广场的公告栏上。这看似简单的举动,实则是“水韵莲城百景图” 文化传播的关键一环,让流淌在三行情诗里的水文化,从纸面走向公众视野,从诗意想象落地为可触可感的文化符号。
此次实践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水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挖掘与记录,更需要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激活。未来,实践团将持续深入湘潭各地水域,以笔为剑、以诗为刃,不断拓展水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让三湘大地每一处水域流淌着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展现,让每一位民众都成为水生态的坚定守护者,携手共筑“水韵莲城” 的美好未来,为建设美丽中国添上浓墨重彩的青春笔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