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永不存在

人人都希冀完美,只可惜完美并不存在。大不列颠语料库的统计数据表明,最常与“完美主义者”(perfectionist)这个词一并出现的词是“脆弱的”(vulnerable)。这不是偶然,这是人们在记录现实时自然使用的搭配。为什么完美主义者总是脆弱?因为他们总会被显示打击,而且不明就里,常常怨天尤人,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那种非常不现实又极其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他们不现实,是因为他们不懂。

做咨询工作的人都有深刻的体验:客户的常识越少,要求越高—因为不懂,所以会随便提要求。同样,把事情搞砸的人,对所谓的“做好”全凭想象,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因为从未“做好”过。于是,各式各样的症状就出现了:好高骛远、异想天开、白日做梦、纸上谈兵······因为他们不懂,所以他们不现实;因为他们不现实,所以他们脆弱。他们很容易受伤,因为他们要求太高,也因此总是做不到。有时候,有些人会故意这样做,尽管他们自己不愿意承认。把自己标榜成完美主义者,是他们抬高自己的手段,是他们不去做一些事情的接口。他们把这些接口说出来的时候真个掷地有声:“做不好的事情我不做!”,然而,这可能是装出来的。人就是这样,装得久了,就装得像了;装得太像、太久,不管事实怎样,自己倒是先信了。而这当然会影响之后的决定和行为。

这些人所说的“做不好”,其实是“不能一下子做好”但问题在于,没有什么事情是一下子就能做好的。所以,他们这个也不做,那个也不做,到最后,已经不是“不做一些事情”了,而是“什么都没做”、“什么都不做”,结果“一事无成”。好笑的是,即便到了这样的境地,还有不少人打肿脸充胖子,声称“我没什么可后悔的”。

一些真正优秀的人,也会被别人称作“完美主义者”。事实上,这种描述并不准确。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们是有能力做到更接近完美的人,并且,他们一直在努力”。

例如,好莱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就总被称作“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不断追求完美是事实,但前提是他不仅有能力,而且坚持不懈。为了拍出《阿凡达》,他在拍完《泰坦尼克号》后准备了10多年,其间经历非常坎坷。《终结者》系列的巨大成功使他成为好莱坞的当红导演。但当他执导《泰坦尼克号》的时候,严重超支的费用磨光了投资方的耐心,以致他只能采取放弃片酬、只拿版税的方式完成拍摄。《泰坦尼克号》的成功,使他有了拍摄《阿凡达》的资本。但是,他并没有仓促上马,而是做足了准备:为了创造完美的3D效果,他耗资1400万美元与日本索尼公司的研发总部合作开发出了他理想中的拍摄设备;为了能完整地把握3D电影,他参与了另一部3D电影《地心历险记》的制作······这一切,最终成就了一部震撼人心的《阿凡达》。

好莱坞的另外一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也总被称为“完美主义者”。为了追求《盗梦空间》的完美效果,他准备了10年。为了使自己真正拥有驾驭宏大场面的能力,他在《盗梦空间》之前连续接拍了《蝙蝠侠》系列的《开战时刻》和《黑暗骑士》。然而,即便是诺兰这样的大导演,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影片没有遗憾。

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我们至多做到接近完美,或者更接近完美。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刻忍耐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无法完成。最终完成的事情,结果也常常是不完美的。缺憾必然存在。

再往大一点说,生活本身就不完美。谁的生活不是磕磕绊绊?谁在死去的时候没有一丝遗憾?现实如此,只能接受。

摘自李笑来老师《把时间当作朋友》第2章·现实·完美用不存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首先讲道一些人将完美当作不做的借口,这个不做,那个也不做,到最后一事无成,然后提出完美永不存在的观点,生活中没...
    苹果14阅读 289评论 9 3
  • 我理解到的作者想传达给我们的意思是接受现实面对现实,一步一个脚印积累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将事情做到接近完美。联...
    梨花树下阅读 311评论 7 0
  • 我点燃烛火温暖岁末的秋天
    1个芷葦阅读 604评论 0 0
  • 保安亭视角 大家好,我是移通侧门小吃摊中央的保安亭。你们对我有没有印象?对,就是缤果城对面,好吧,B区下面公厕附近...
    Lv华英Maria阅读 261评论 0 0
  • 从一个花园里长出寂寞的句子 花朵并不愿在这样的一天里开放 寒冷,阴暗,潮湿的角落 并不适合一朵花的观赏 它肯接受收...
    晚树阅读 643评论 53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