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刘继文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坚持做好乡村振兴“五大点”。
一是以产业兴旺为立足点。乡村振兴,不仅要农业兴,更要百业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深度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我国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着力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随着乡村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逐渐普及,物流配送体系进入农村,要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的丰富性、文化的独特性、绿水青山的生态性等优势,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是以生态宜居为关键点。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续利用好乡村的资源宝库和生态价值,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另一方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实现农业化学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循环经济,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提高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让老百姓种下的“常青树”真正变成“摇钱树”,让更多的老百姓吃上“生态饭”。要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三是以乡风文明为切入点。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坚持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从时代和历史高度认识乡村文明的价值,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挖掘乡村文化本土人才,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
四是以治理有效为支撑点。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要抓好乡村治理组织体系这个“牛鼻子”,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组织体系,着力解决乡村社会“散”的问题。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逐步实现基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精准化。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点。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不掉队,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要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继续推动农民工进城就业,大力支持农村创新创业,挖掘农业农村内部就业潜力,带动更多的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我们的现代化,不能够城乡分离、不能够建立在城乡分割的基础上,要通过城市的发展、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的发展。比如城市发展了,对农产品就有更大的需求,农产品的市场就更广大了。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可以带动农民就业,还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到城里落户。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出的五个方面,都要进一步明确任务,都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把每一项工作做实了,让乡村振兴战略能够落地、能够生根,能够给亿万农民带来好处、带来利益、带来福祉,能让农村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