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文部分负能量,开卷不一定有益!
大家都知道罗辑思维、吴晓波,
对于鬼脚七,可能是从一本叫《做自己》的书开始的,
2013年版,感兴趣的朋友去看。
12月30日,
著名自媒体人鬼脚七出家了,
我先是在微博上看到的,
然后朋友圈,公号上有相关的信息出来,
当看到这条消息时,每个关注或知晓他的人都希望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出家了?为什么出家?
是不是出现了什么变故?
其真实原因是少加了两个字:短期
并且是征得了家人的同意,
短期出家。
二
行者与修行是相关词
在外人看来出家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们受太多国学思想的洗磨,
传统思维的出家就是看淡红尘,抛妻离子,
顺治帝更可恶,连国家都不要了。
但如果你换一种立场来解读
眼前定会豁然开朗
出家是一种修行,
是人生的另一种探索,
是在沉寂中搜寻未来的去向。
出家是一种约束,
约束的背后是一片广袤的天空,
是另一种角色的另眼看世界。
三
人生是一段美妙的旅程,
一个人在自己的名片上也许会有多个头衔,
比如我师哥就是一个集老师、导游、律师、某企业联合创始人身份于一身的人。
最近他又鼓捣上了农产品,
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在经历着不同的挑战和愉悦,
各个头衔,各种角色都可以去尝试,
只要不给国家、不给社会添堵,
不传播负能量 ,
不违背道德伦理,
三百六十行都可以去尝试,
去发现真实的自己。
四
中国那么大,每个人都想去看看,
各省各区的那么多景点,
活上百岁又如何?
你还是不能去个遍。
很多朋友可能更在乎的是我曾经去过某地,
而针对为什么去,有什么收获却答不上来,
比如云南,也有很多朋友说那边的风景很漂亮,
仅此而已吗?
《去大理》讲述的不是风景,而是一个爱情故事。
你回来在和友人分享时,
不会一味的讲述迷人的风景 ,
更多是你及你周遭所发生的故事,
这一定也是让你记忆犹新或终生难忘的。
五
历来走模仿秀的艺人大多红不了,
原因很简单,那不是你。
你最终还是要做你自己,鬼脚七说。
抄了两年的文章,
说得好听些是采编,或者叫整合,
但没有真正一篇记录是自己发现的世界及与人分享的。
看了那么多的书都是别人的,
我们都是活在别人的世界中,与已无关。
这也是我们每年总结而无所总结,每年计划而无所计划的原因。
就算出去游玩也是跟着旅行团,跟着导游,
玩着一成不变的线路,
你能发现的别人也可以,
那不是你,不是你要所走的路,
有没有一场真正属于自己的旅行?
六
靠抄的永远火不了
走别人的路也永远红不了
我们和所谓的大伽,
不管是教育环境、家庭影响、个人禀赋、社会融入都不一样,
总之所有所有的一切都不一样,
这也就造就了不一样的习惯、品行和个性
思维方式当然也就不一样,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受别人观点所左右
他人的思想照亮不了你未来的路,
因为所有一切都不是你的,
大小不会合适。
你所能拥有的只有属于你独一无二的路。
七
你要走自己的路。
不一样的水准,
与其一方苦苦索求,不如不连接,
使自已在最擅长的方面变得优秀,
自然能吸引到你想拥有的优秀一方,
与其与身边的人讨论谁谁融了几千万,
请问这和你有关系吗,
倒不如我们踏踏实实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如果有一天你做到了他现在的样子,
江湖自然也会有你的传说。
初中那阵,笔记本上写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大学那阵,笔记本上写着: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2016年,笔记本上应写着:走别人的路,不如做自己!
回归原始,
回归当初真实的那个自己。
八
今天午饭叫外卖,
一提起外卖,大家都会想到快餐,盒饭,
还有这种想法的,要改。
因为有了互联网+
你下楼500米或徒步一公里就餐的地方,
完全可以把他们家的餐桌搬到你的客厅里,甚至卧室中,
朋友推荐下载的APP,
说是新用户点餐满50元送20元优惠券,
等我下完订单后,从北京就来了一个电话,
响了一下就被我挂掉了,
我对外地的非熟悉的号码从来不接,特别是非手机号。
没想到被我挂掉后对方立马又打来了,
我心想估计是真有事就接了,
原来是APP方打来的订单确认电话,
无非是核实一下订单内容及送餐地址,
过了十几分钟,深圳区域的号码打来了,我接了,
是餐厅的客服,提醒我说,
你的订单上写的不要辣,而点的“开胃爽口萝卜皮”本身是辣的,
于是我瞬间有些感动了。
站在用户的立场,
以朋友的心态做服务,
温暖其实离我们不远。
九
“粉丝”这个词是被那帮明星玩坏的,
后来形成了所谓的“粉丝经济”,
明明就是兴趣爱好者嘛,
比如汪峰的FIIL耳机。
说实话,我不喜欢“粉丝”这个词,
明星们高高在上,
也许一个喜欢刘德华、胡歌、鹿晗、吴亦凡的歌迷、影迷、剧迷,
这辈子都没有机会见到真人,
更多的是喜欢剧集中的他,
而非现实生活中的他,
否则前段时间如何会上演网络版“监狱风云”。
有一个在深圳“春茧”工作的朋友,
给我讲在后台碰到某明星、某某明星的时候,
他们是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
当然他没有说汪峰,
他说汪峰我给他急。
十
微博、微信公号说白了也是粉丝模式,
像“深圳活动”,周朝从不把关注这个号的,不管是对推送内容或我本人的支持者叫粉丝,
在公开场合我也曾经宣称过不喜欢“粉丝”这个词,
粉丝这个词已然是拉开了我们的距离,
我也是一个普通人, 没有什么牛逼的地方,
只不过在深圳的娱乐文化、活动、户外方面有较多的接触,
基此分享相关的信息或话题,
这方面所谓的个人知晓其实也正如你的个人兴趣或工作特长一样,
比如你会弹吉他,我不会,
比如你会修理ipad,我哪天ipad坏了,我也会找到你帮忙,
比如你会按摩,手艺棒棒的,我也需要你。
也就是说周朝也是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
不管是粉丝经济还是目前的社群经济,
我们最终都将回归到朋友。
有朋友和我聊说他现在正在拼命的拓展人脉,
很多人都争取认识, 把他们视作好朋友,
可到最后真正交到的知心好友还是很少,
我只能说你不够优秀,
或者说你在某一领域没有比别人知道的多,
与其你满世界的听讲座课,参加交友活动,加好友以及不放过任何一个加人的机会,
或者趋车去远方的某座城市聆听大伽们的成功历程及教诲,
倒不如静下心来,沉淀自已,
使已在某一方面具有优势,提高人生和行业的起点,
最终也会转变索求的思维方式,
回归做自己。
十一
周朝是一名屌丝,不装,
写文字与其说是和朋友们分享,
倒不如是对自己2016年新开始的希冀,
2016,从思维方式开始改变,
2016,做自己!
洋洋洒洒又码两千余字,发现变成话唠了!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欢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