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天下第一关:历史与风光的交融之旅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这句赞誉天下第一关的对联,早已在我心中种下向往的种子。七月中旬,我终于踏上了前往山海关天下第一关景区的旅程,亲身感受这座历史雄关的独特魅力。

抵达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雄伟壮观的“天下第一关”箭楼,它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巨人,屹立在岁月的长河中,见证着历史的风云变幻。箭楼又称“镇东楼”,是山海关城的东门 ,为歇山单檐顶建筑,四角的脊兽形态各异,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北、东、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虽历经风雨,仍透着一股威严。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楼檐下高悬的“天下第一关”巨匾,每字高1.6米,字体苍劲浑厚,笔力雄浑,与城楼相得益彰。关于这块匾的题写者,说法不一,一说是明代成化年间进士萧显所题,相传他写完匾后发现“下”字少一点,便用麻布团蘸墨汁补上,为这段历史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沿着石阶登上关楼,极目远眺,整个关隘城防体系尽收眼底。城墙高大厚实,周长约4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 ,其上可十人同行、五马并骑。城墙上,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等建筑相互呼应,构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站在城楼上,仿佛能看到当年金戈铁马、硝烟弥漫的战争场景,耳边似乎回荡着将士们的呐喊声和战马的嘶鸣声。这座关隘,不仅是一道坚固的军事防线,更是中原与塞外的咽喉锁钥,守护着身后辽阔的中原大地。

天下第一关不仅有雄伟的关楼和城墙,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 ,由大将军徐达所建,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也是关内关外的分界线,在明朝时是京师北京的重要屏障 。这里发生过许多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便是在此处,从此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漫步在古城中,脚下的青石板路、街边的明清建筑,都在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人不禁沉醉在历史的长河里。

除了天下第一关箭楼,景区周边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老龙头景区是明长城最东端的入海处 ,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在这里可以欣赏到长城与大海相连的壮丽景观,感受大自然与历史的完美融合。角山长城位于山海关古城的西北方 ,山形险峻,长城沿山蜿蜒而上,攀登其中,既能体验到攀登的乐趣,又能领略到长城的雄伟险峻,站在山顶,俯瞰群山,更能体会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壮志。

在景区游玩的过程中,我还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四条包子,皮薄馅大,味道鲜美;浑锅,食材丰富,汤汁浓郁,热气腾腾的一锅,驱散了秋日的凉意,也温暖了游客的心。

这次山海关天下第一关景区之旅,让我对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精神的象征。站在这古老的关隘上,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了一场亲密对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