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年前的金牌得主你还记得谁?
从1984年中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国人关注奥运会已有32年了。32年前的金牌得住,今天的人们还能记得谁呢?
李宁,郎平,李玉伟、吴小璇,曾国强,吴数德,陈伟强,姚景远,周继红,栾菊杰,许海峰......
大家知道最多的应该就是李宁和郎平。你知道为什么最终只有李宁和郎平看起来更成功吗?其实最好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他们两个都是在自己曾经做得最好的维度之外,又开拓了一个甚至多个维度。
2.比较的陷阱
绝大多数人的幸福感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但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很多时候,比较就是一个坑,就是陷阱。所以,我们要想办法选择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与幸福。
但现实情况是,比较往往是不可避免、不由自主的。也可以说,比较这个陷阱是我们没有办法不掉进去的。
比如,为了衡量自己的实力或竞争力,就要对自己的技能进行充分、深入、真实、客观的判断。所谓成长,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就是不断把别人比下去的过程。
3.多维度竞争
如果能把别人比下去就好了,比不过就很痛苦,因为那就意味着自己被比下去了。体育比赛里的银牌得主,通常都是无比痛苦的。
在某个技能上(或者说维度上)死磕,确实是一个策略,也不一定是一个不好的策略。但,我们为什么不想想:也许还有什么别的策略”呢?
(1)单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长度;
(2)两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面积;
(3)三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体积……
实际生活也都是有多个维度的,每个人也都是立体的,不是一个平面,更不是一根线。在任何一个单一维度上,都只有一个人是“第一”,只有少数人“名列前茅”,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落后”,这就是事实。但比事实更残忍的是:很多时候,当了第一又怎么样呢?想想那些被遗忘的金牌得主。
在一个维度上,最多100分;两个维度上,哪怕各自都只有50分,面积已经是2500了;若是三个维度各自都50分,那就是125,000。这里的数字只是用来说明问题的“意象”,并不一定代表事实。
4.多维度打造竞争力实例
多维度打造竞争力这个策略,笑来老师使用了很多年。
笑来老师在新东方教书时,发音基本20分,词汇量基本20分,学历基本20分,长相基本20分.....在这种情况下,笑来老师是如何突围的呢?他采用的方法是:
(1)依靠学生考试成绩来说话;
(2)用大量统筹方法论帮助学生提高效率;
(3)用各种心理学研究成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笑来老师采用三维度作战,最终常年学生评价第一。
笑来老师也有得分很高的维度,那就是知道如何有效传递知识,可以得95分。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其他维度的拓展才有了意义,才有机会施展其余的才华。
如何修炼有效传递知识这项技能呢?笑来老师的建议是不要只用一个维度去解释。每个人的认知范围及认知角度都不同,只有你站在他的角度去解释才最有效,这就是因材施教。如果想要提高自己传递知识的能力,就应该多去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用一个维度的知识去解释另一个维度的事情。前提是你的世界要存在这两个维度。
笑来老师写单词书也是这样,采用三维度作战的方式,首先是用统计数据从历年考卷中选词,再罗列词汇,从词典里拷贝黏贴释义,最后用程序选择选词重复的例句。笑来老师的单词书在同品类里,累计销售量第一。
笑来老师号称中国比特币首富,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多维度低分乘出高分的结果。懂英语,懂互联网,懂编程,懂数学,懂金融,懂心理学,有很专业的研究方法论......虽然每个维度都不属于“杰出”类别,但却具有最强的竞争力。
史蒂夫-乔布斯的成功也是多维度竞争的实例。在早期的技术人员都痴迷于各种技术参数时,乔布斯凭直觉给个人电脑增加了一个别人可能想也想不到的维度——艺术设计。时间越久,这个维度带来的合成竞争力就越大。
今天,在性能上和苹果比拼的公司很多。但是,加上了艺术设计这个维度之后,放眼望去几乎找不到任何对手。由于跨界成本太大,所以在还未开始之前,就已经甩掉了大部分竞争者。此时需要做的,只是按部就班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即可。
5.方法论——跨界
上面几个实例,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跨界。其实,每次跨界,都是给自己拓展一个新的维度。一旦跨界积累成功,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都是“几何级数”级别的,绝对不可能仅仅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所以,有跨界的机会绝对要一把抓住。同时,还要注意一个很重要的小窍门:你要在至少一个维度上足够突出。因为凡事都是有成本的,拓展多维度竞争的前提是,首先要满足生活必需开支。如果连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开支都无法满足,其他维度的努力都只能被视为“不务正业”。
处处平庸肯定是不行的。不求处处突出,但起码要在一个甚至多个维度上处于一个相当优异的位置。这样,多维度的意义才会开始几何级数增长。只有在某一个维度上足够突出,才能和其他维度配合打出好成绩,而不是样样通、样样松。
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现有情况,规划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路径。如果暂时没有足够突出的维度,那就好好打磨自己的技能;如果已经在某一个维度足够优秀,不要沉浸于已有的成绩中,不妨换个维度去突破一下自己的局限。
优秀的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新知识保持开放的态度。其实,优秀的人通常都有多维度的竞争优势,而此时多出的任何一个额外的维度都可能使他们的成绩翻倍。所以,多去接触新知识,说不定它在某一个时刻就会成为让你脱颖而出的那个维度。
跨界成本越大,越有可能获得极大的利润,利润大到可以让你实现财富自由。笑来老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6.多维度与注意力的关系
浪费注意力,指的是我们把最宝贵的资源浪费在三个大坑上面。我们必须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自己身上。只要是投入到自己身上的注意力,就不能算是浪费,尤其是当它被用于自我提升和成长的时候。
其实,人都是单线程工作的思维模式,没有人能够一心两用。他们只是擅长快速切换,并且做到任何时候都专注于眼前的事情,而不会把注意力浪费在其他地方。
不管是单维度死磕,还是多维度的延展,都是不同的策略而已,前提是必须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7.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团队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各种能力的“团队合作”的成果。由于在校期间,只有“成绩”这一个维度,所以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自己可以活成多个“团队成员”。学习了编程,就多了一个工程师,学习了概率统计就多了一个数据分析师,学习了写作演讲就多了一个市场部经理。
应试教育最坑人的地方就是没有尽可能的还原这个世界原来的样子,甚至没有告诉那些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用多维度竞争获得成功。很多中学老师在许多年之后总是感叹:最终,真正有出息的,都是当年成绩一般般的.....那是因为他们当初竟然不知道人生除了在校成绩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维度。
为自己多开拓的每一个维度,实际上就是为这个团队添加了一名成员。拥有越多的成员,能够搭配组合的方案也就越多。出问题的时候,能够拿出的解决方法自然也就更多。
两个维度是否能够交叉产生多维竞争力,可能不光取决于他们各自的深度,有时候可能还取决于它们之外的其他维度。面对不同维度能力的积累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耐心。就像一本书即便读不懂也要坚持读完一样。因为说不定哪天它们就会被某个新出现的维度串联起来了,进而帮你创造巨大的价值。
8.摆正对待学习的态度
对待学习,要永远抱有“学点东西总是好事儿”的态度。至于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估计没有人知道,那就先学了再说。不要因为“不知道有什么用”就选择不去学习。
做事认真永远是稀缺的品质。打造多个维度不代表走马观花的堆砌。我们打造不同的维度,但是,对于每一个维度都应该足够认真,至少学过的东西要让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能够实实在在经得住考验,而不是只会说几个专业名词唬唬人。
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的阻力从来不是来自于学习本身的难度,而是周围人的眼光和嘲笑。并且这些人永远都不会消失。所以,我们不要期待某一天,自己能够获得百分之百的肯定和支持。在学习方面,要学会鼓励别人,更要鼓励自己。
总之,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不过这份收获不一定在何时何地何种维度下出现,这样在未来成长的路上才会更加有耐心和淡定。
9.我的收获
今天,单位组织人员参加联络官后备人选外语水平考试,我却没有勇气去报名。这对于学了二十几年英语的我来说,真的是无比的羞愧。这就像这周笑来老师在文中所说的那样,你拓展的多个维度说不定哪天就能帮你创造巨大的价值。
当年学英语,完全是为了考试、升学,毕业后,我就没有再摸过英语了。当年的学业不精,是我最遗憾的地方;工作后,就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是我最愚蠢的选择。
“对于每一个维度都应该足够认真”,这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继续努力打磨自己的技能,前面的路还很长。